【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热管理,具体涉及一种轻量化可控温电池热管理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1、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设计与性能十分重要,当其充放电的时候会释放大量热量,若不及时排出热量,将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当环境温度过低的时候,电池性也会受到很大的限制,为此电池热管理技术与电池热安全得到广泛关注,热管理目标即通过控制电池的温度,使电池得以在合理的温度区间中持续发挥最佳性能。
2、目前电动汽车因能源减排的需求,需要将多个电池单元链接的中型或大型电池模块制造成具有尽可能小的尺寸和重量,即要求电池模块中堆叠的电池单元集成度不断提高,为此现状有电池模块设计轻量化的趋势。然而无论是空气冷却装置还是液冷装置,对于空间有很大的需求,为此像相变材料冷却技术可以极大程度的利用空间,从而使得电池热管理模组体积最大程度的缩减,但相变材料具有相变后整体结构强度较弱、质量隐患等局限性。由此可见,单一传统的冷却技术逐渐不能满足热管理需求,为了实现安全经济、高效的电池热管理目标,有必要寻求最优的热管理系统。因此,本申请提出一种轻量化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轻量化可控温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电池之间串并联构成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相变材料、微通道、界面相变材料和加热膜;所述电池模组错列排布,呈蜂巢状;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裹在电池的外周面,与其直接接触;所述微通道分层纵向排布在复合相变材料的外周面,微通道呈蜂巢网格状,包围着每一电池,其中一端边缘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边缘设置有出水口,上下相邻的微通道之间由支撑框体连接;所述界面相变材料覆盖电池极耳,界面相变材料的另一表面固定有加热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蜂巢网格状的微通道将单体电池散热模组串联成排,各排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量化可控温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池,电池之间串并联构成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复合相变材料、微通道、界面相变材料和加热膜;所述电池模组错列排布,呈蜂巢状;所述复合相变材料包裹在电池的外周面,与其直接接触;所述微通道分层纵向排布在复合相变材料的外周面,微通道呈蜂巢网格状,包围着每一电池,其中一端边缘设置有进水口,另一端边缘设置有出水口,上下相邻的微通道之间由支撑框体连接;所述界面相变材料覆盖电池极耳,界面相变材料的另一表面固定有加热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蜂巢网格状的微通道将单体电池散热模组串联成排,各排电池模块通过并联成蜂窝型电池热管理系统,工质在微通道中迅速扩散,与相变材料发生热量交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通道包括第一微通道和第二微通道,所述第一微通道水平设置在所述复合相变材料的外周面,层与层之间无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微通道整体由进水口向出水口方向倾斜,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江云,罗津,胡瑞琪,容翔康,张茹栎,姜文钊,蒋立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