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拼装玩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建筑仿真结构单元拼装玩具。
技术介绍
1、玩具,泛指可用来玩的物品,玩玩具在人类社会中常常被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建筑玩具主要包含:1、以乐高拼接方式为主的块状搭接类;2、片状插接类;3、仿真建筑结构类;
2、然而,以乐高拼接方式为主的块状搭接类的积木玩具从搭建角度来讲其并不符合真实建筑的建造,所以在外观和结构上缺少真实性,在寓教于乐角度来讲缺少一定的教育性;片状插接类的积木玩具的搭建方式同样不符合真实的建造,搭接方式也较为不灵活,难以发挥自主创作的空间;仿真建筑结构类虽然符合真实建造,然而零件数量较多并且难以拼接较大型的建筑或拼接成本太高,同时使用者的自由发挥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仿真结构单元拼装玩具,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到的问题。
2、一种建筑仿真结构单元拼装玩具,包括基础结构单元,设置于所述基础结构单元上的内部框架单元,以及设置于所述内部框架单元上的外部表皮单元。
3、优选的,所述基础结构单元,包括连接穿带,设置于所述连接穿带两端的穿带收口,设置于所述连接穿带外围的基础块,设置于所述基础块内的通孔,设置于所述基础块顶部的第一榫头,设置于所述基础块两侧的卡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础块之间的加固收口。
4、优选的,所述内部框架单元,包括两组楼板,设置于所述楼板之间的柱,以及设置于所述柱之间的梁。
5、优选的,所述柱顶部的楼
6、优选的,所述外部表皮单元,包括顶部表皮与立面表皮,设置于所述顶部表皮内侧的第二卯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立面表皮内侧的穿插卡块。
7、优选的,所述第二卯口与第二榫头相适配,所述穿插卡块与内部框架单元相适配。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技术通过根据真实的建筑结构将装置分为基础结构单元,内部框架单元和外部表皮单元,然后分别将基础结构单元,内部框架单元和外部表皮单元划分成仿真单元构件,采用单元化搭接的拼装方式使得拼装具有较高的灵活性,使得使用人员有较大的自由发挥空间,提高装置的耐玩性,同时可以在使用人员在拼装过程中展示建筑真实结构,寓教于乐。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仿真结构单元拼装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结构单元(1),设置于所述基础结构单元(1)上的内部框架单元(2),以及设置于所述内部框架单元(2)上的外部表皮单元(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仿真结构单元拼装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结构单元(1),包括连接穿带(106),设置于所述连接穿带(106)两端的穿带收口(107),设置于所述连接穿带(106)外围的基础块(101),设置于所述基础块(101)内的通孔(105),设置于所述基础块(101)顶部的第一榫头(102),设置于所述基础块(101)两侧的卡槽(103),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础块(101)之间的加固收口(1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筑仿真结构单元拼装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框架单元(2),包括两组楼板(201),设置于所述楼板(201)之间的柱(203),以及设置于所述柱(203)之间的梁(20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建筑仿真结构单元拼装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柱(203)顶部的楼板(201)上安装有第二榫头(204),所述柱(203)底部的楼板(2
5.如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建筑仿真结构单元拼装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表皮单元(3),包括顶部表皮(301)与立面表皮(302),设置于所述顶部表皮(301)内侧的第二卯口(3011),以及设置于所述立面表皮(302)内侧的穿插卡块(30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建筑仿真结构单元拼装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卯口(3011)与第二榫头(204)相适配,所述穿插卡块(3021)与内部框架单元(2)相适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仿真结构单元拼装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结构单元(1),设置于所述基础结构单元(1)上的内部框架单元(2),以及设置于所述内部框架单元(2)上的外部表皮单元(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仿真结构单元拼装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结构单元(1),包括连接穿带(106),设置于所述连接穿带(106)两端的穿带收口(107),设置于所述连接穿带(106)外围的基础块(101),设置于所述基础块(101)内的通孔(105),设置于所述基础块(101)顶部的第一榫头(102),设置于所述基础块(101)两侧的卡槽(103),以及设置于所述基础块(101)之间的加固收口(104)。
3.如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筑仿真结构单元拼装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框架单元(2),包括两组楼板(201),设置于所述楼板(201)之间的柱(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雨,徐文泽,苏艺馨,李飞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