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97489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观渗流模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及其制备方法。该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具有天然常见储层矿物属性和良好的透光性,能够模拟真实储层中的孔隙几何形态、孔道尺寸,也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真实储层孔隙内表面矿物组成,且能够直接观察孔隙喉道内部的流体渗流规律、渗流特征和驱油机理;还可以记录多相流体与矿物表面的接触关系变化,以及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过程,填补了可视化微观渗流模拟技术方面的空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微观渗流模型不仅适用于油田开发研究领域和石油天然气地球化学实验研究领域,还可以供其它与渗流现象有关的研究领域使用和参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观渗流模型,尤其涉及一种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微观渗流模型是一种将真实岩心薄片、玻璃刻蚀模型等材料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孔隙结构排列或固定在基材之上,并通过胶结、封装等操作密封后制成的可视化反应模型,可用于微观渗流、驱替、流体赋存状态、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等可视化热模拟实验。其中,微观渗流模型的制作技术是微观渗流实验的核心。为了适应不同研究内容的要求,人们研制了各种各样的物理模型,以求得到尽量接近储层温度、压力环境及实际多孔介质内部真实情况的研究成果。因此,微观渗流物理模型必须具备以下三种性能:首要条件是真实性,微观渗流模型应当具有与地下储层相近的孔径大小、几何形态以及表面矿物成分等,用以模拟实际多孔介质具有的孔隙结构、矿物表面润湿性等特征;必要条件是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及化学稳定性,以便借助光学仪器观测研究孔隙喉道内部多相流体的分布以及流动情况,且不干扰通入流体与矿物之间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最后还应当在耐受较高温度的同时保持承压能力,所能同时耐受的温度和压力越高,能够模拟的储层介质环境就越广泛,这种模型就更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玻璃片和步骤(3)所述顶板为蓝宝石玻璃片;所述蓝宝石玻璃片的厚度为1~4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双孔的直径独立地为1~2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双孔连接通道的长度为50~90mm,所述双孔连接通道的宽度为2~10m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玻璃片和步骤(3)所述顶板为蓝宝石玻璃片;所述蓝宝石玻璃片的厚度为1~4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双孔的直径独立地为1~2mm;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双孔连接通道的长度为50~90mm,所述双孔连接通道的宽度为2~10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温高压可视化矿物薄片微观渗流模型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固化的温度为35~45℃,所述固化的时间为22~26h。

6.如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子濠远光辉操应长邵福林王加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