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坐便器。
技术介绍
1、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起居住行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坐便器已经遍及家家户户,然而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针对一些特殊人群,例如腿部受伤,腰部受伤导致的起身困难、弯腰困难,传统的坐便器无法满足此类人群的特殊需求,目前市面上具备一些升降座椅安置在坐便器上,然而实用性较差,且在升降的过程中具备一定危险性,容易导致使用者摔倒,严重时可能导致二次受伤。而且像小孩这类特殊人群,实时的健康情况监测是很多监护人头疼的问题,粪便的重量和含水率能够反映人体的部分健康状况,但是市场上的坐便器大多缺少这部分功能。在医院,尿检和粪检能够对病人的健康状况进一步了解,但尿液和粪便的采集是让人比较头疼问题,常规的采集器容易不小心沾到手上。
2、如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 112843123 a)公开了一种康复科用带保护功能的辅助起身坐便器,包括传统坐便器主体,所述传统坐便器主体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设有挡板,所述传统坐便器主体和挡板之间分别滑动设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内分别设有转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便器,包括椅子(1),所述椅子(1)包括坐板(11)和靠背(13),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坐板(11)中间设置有坐板排便孔(111),所述坐板(11)与靠背(13)转动连接;所述坐板(11)的下方设置有前椅腿(121)和后椅腿,所述前椅腿(121)与坐板(11)转动连接,所述后椅腿与靠背(13)固定连接;所述后椅腿上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后椅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轮子(122),所述升降机构(2)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椅腿包括上后椅腿(123)和下后椅腿(124),所述第一轮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便器,包括椅子(1),所述椅子(1)包括坐板(11)和靠背(13),其特征在于:所述坐便器还包括控制器,所述坐板(11)中间设置有坐板排便孔(111),所述坐板(11)与靠背(13)转动连接;所述坐板(11)的下方设置有前椅腿(121)和后椅腿,所述前椅腿(121)与坐板(11)转动连接,所述后椅腿与靠背(13)固定连接;所述后椅腿上设置有升降机构(2),所述后椅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轮子(122),所述升降机构(2)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椅腿包括上后椅腿(123)和下后椅腿(124),所述第一轮子(122)固定连接在下后椅腿(124)底部,所前椅腿(121)、后椅腿(123)和下后椅腿(124)均为l形,所述上后椅腿(123)的底部横杆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下后椅腿(124)的顶部横杆上设置有通孔;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1)和螺杆(22),所述螺杆(22)穿过上后椅腿(123)的螺纹孔与上后椅腿(12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固定连接在下后椅腿(124)的顶部横杆上,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的输出轴穿过下后椅腿(124)的通孔与螺杆(2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21)与控制器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1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铰链(16),所述第一铰链(16)的另一边固定连接有压板(17),所述压板(17)位于排便孔(111)上方,所述压板(17)与排便孔(111)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压板(17)与坐板(11)之间压有收集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排便孔(111)下方设置有自动打包机构(5),所述自动打包机构(5)包括固定框(51),所述固定框(51)与坐板(11)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框(51)位于排便孔(111)的下方,所述固定框(51)上转动连接有两根第一传动轴(52),两根所述第一传动轴(52)上张紧有第一传送皮带(53),所述固定框(51)上固定连接有第三伺服电机(54),所述第三伺服电机(54)的输出轴与其中一根第一传动轴(5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传送皮带(53)上固定连接有两根锯条(55),两根所述锯条(55)相向运动到坐板排便孔(111)中心的正下方时啮合,两根所述锯条(55)上设置有加热元件,所述第三伺服电机(54)和加热元件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丽,唐杰,陈小丽,杨世杰,高蕾,冯一梅,孔佩艳,张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