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油用解堵剂制备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680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9
本技术涉及解堵剂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采油用解堵剂制备反应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多个进料斗,所述罐体底部设置有排料口,所述罐体内部设置有与罐体同心的搅拌架,所述罐体的罐壁具有夹层,所述罐体上分别安装有与罐体的夹层相连通的进汽管和出汽管,所述搅拌架为空心管结构,所述搅拌架的顶部通过第一支管与进汽管连通,所述搅拌架的底部通过第三支管与罐体的夹层相连通,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贯穿顶盖的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位于罐体内的一端设置有喷头,所述搅拌架上安装有与罐体内壁抵接的刮板。高温蒸汽通过第二支管进入罐体内部,对罐体内部的解堵剂残留进行高温融化和稀释,确保刮板的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解堵剂加工,具体为一种采油用解堵剂制备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1、油田采油用解堵剂主要用于疏导网络空隙喉道,增大毛管数,活化滞留油,增加原油流动力,即通过提高油层的可流动空隙度和可流动渗透率达到降压增注目的,具有良好的溶解能力以及缩膨能力,以及具有良好的降压增注现场施工效果。

2、解堵剂在生产制备会形成流动性较差的粘稠液体,而随着搅拌釜内部温度的升高,该液体的流动性逐渐增强,因此在制备时需要较高温度,并且需要搅拌釜内部的物料受热足够均匀,便于提高该液体的流动性,便于制备完成时灌装到储存装置内。

3、在解堵剂制备反应完成后,在对物料进行排出灌装的过程中,容易有少量的剩余粘稠液体因为排出缓慢,容易黏附在装置内壁上,需要工作人员对搅拌釜内部的残余进行清洗,以便再次使用,然而现有的具有加热功能的搅拌釜不便对内部进行清洗,且内壁极易粘附杂质,同时大多利用贴合于内壁的刮板对内壁上的杂质进行清理,而在刮板对搅拌釜内壁进行转动清理的过程中,会将残留的液体涂抹到反应釜内壁上,无法达到有效的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油用解堵剂制备反应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多个进料斗(3),所述罐体(1)底部设置有排料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部设置有与罐体(1)同心的搅拌架(6),所述罐体(1)的罐壁具有夹层,所述罐体(1)上分别安装有与罐体(1)的夹层相连通的进汽管(7)和出汽管(8),所述搅拌架(6)为空心管结构,所述搅拌架(6)的顶部通过第一支管(10)与进汽管(7)连通,所述搅拌架(6)的底部通过第三支管(16)与罐体(1)的夹层相连通,所述第一支管(10)上设置有贯穿顶盖(2)的第二支管(11),所述第二支管(11)位于罐体(1)内的一端设置有喷头(12),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用解堵剂制备反应装置,包括罐体(1),所述罐体(1)顶部设置有多个进料斗(3),所述罐体(1)底部设置有排料口(9),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1)内部设置有与罐体(1)同心的搅拌架(6),所述罐体(1)的罐壁具有夹层,所述罐体(1)上分别安装有与罐体(1)的夹层相连通的进汽管(7)和出汽管(8),所述搅拌架(6)为空心管结构,所述搅拌架(6)的顶部通过第一支管(10)与进汽管(7)连通,所述搅拌架(6)的底部通过第三支管(16)与罐体(1)的夹层相连通,所述第一支管(10)上设置有贯穿顶盖(2)的第二支管(11),所述第二支管(11)位于罐体(1)内的一端设置有喷头(12),所述搅拌架(6)上安装有与罐体(1)内壁抵接的刮板(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油用解堵剂制备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架(6)包括径向的主管和多根横向的搅拌管,所述主管通过转轴贯穿顶盖(2)设置,所述第一支管(10)与主管的顶部通过转轴连接,所述第三支管(16)横向设置在罐体(1)内的底部,所述主管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索建成窦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景钰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