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山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蓝光激发的LEDs用纳米复合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9618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蓝光激发的LEDs用纳米复合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为:(1)将含钇化合物、含铕化合物、含铈化合物、含铝化合物和尿素按摩尔比称量,水浴加热,搅拌,离心,洗涤,干燥,煅烧制得纳米颗粒Y<subgt;2</subgt;O<subgt;3</subgt;:Eu<supgt;3+</supgt;和Y<subgt;3</subgt;Al<subgt;5</subgt;O<subgt;12</subgt;:Ce<supgt;3+</supgt;。(2)将纳米颗粒Y<subgt;2</subgt;O<subgt;3</subgt;:Eu<supgt;3+</supgt;和Y<subgt;3</subgt;Al<subgt;5</subgt;O<subgt;12</subgt;:Ce<supgt;3+</supgt;按摩尔比称量,研磨,煅烧制得Y<subgt;3</subgt;Al<subgt;5</subgt;O<subgt;12</subgt;:Ce<supgt;3+</supgt;‑Y<subgt;2</subgt;O<subgt;3</subgt;:Eu<supgt;3+</supgt;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纳米复合材料在465nm蓝光激发下具有良好的发光效率;可用于蓝光芯片激发的白光LEDs用荧光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光材料,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蓝光激发的leds用纳米复合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白光发光二极管(leds)因其发光效率高、能耗低、寿命长、响应快、节能环保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于照明和背光源显示等领域。目前最为成熟且已商业化的白光leds器件是通过蓝光芯片激发yag:ce3+黄色荧光粉实现的。该组合由于缺少红光成分,其白光leds仅能将光源限制在冷白色范围,相关色温偏高,显色指数偏低。较高的色温和较低的显色指数使其难以应用于普通的照明及显示器件的背光源中。为了得到高显色性的白光leds器件,需要添加适当的红色荧光粉。一般常采用在封装过程中添加红色荧光粉来弥补器件中红色的缺少。常用的红色荧光粉有(ba,sr)2si5n8:eu2+、(sr,ca)alsin3:eu2+和sr[lial3n4]:eu2+。虽然掺eu2+的红色荧光粉能提高白光leds显色指数,但这些红色荧光粉的发射光谱主要以650nm及以上的宽峰为主,而人眼对650nm以上的光子感知能力较差,致使白光leds器件的发光效率损失严重。因此,选择发射波长小于650nm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蓝光激发的LEDs用纳米复合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光激发的LEDs用纳米复合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含钇化合物包括Y(NO3)3·6H2O和YCl3·6H2O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含铕化合物包括Eu(NO3)3·6H2O和EuCl3·6H2O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的尿素为CH4N2O;所述Y2O3:Eu3+前驱体材料中Eu3+的掺杂浓度为0.01~0.2;所述含钇化合物、含铕化合物中金属离子之和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8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光激发的LEDs用纳米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光激发的leds用纳米复合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光激发的leds用纳米复合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含钇化合物包括y(no3)3·6h2o和ycl3·6h2o中的一种以上;所述含铕化合物包括eu(no3)3·6h2o和eucl3·6h2o中的一种以上;所述的尿素为ch4n2o;所述y2o3:eu3+前驱体材料中eu3+的掺杂浓度为0.01~0.2;所述含钇化合物、含铕化合物中金属离子之和与尿素的摩尔比为1:8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光激发的leds用纳米复合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水浴加热的温度为80~100℃;所述搅拌的速率为700~900rpm;所述干燥的温度为5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光激发的leds用纳米复合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y2o3:eu3+前驱体材料的煅烧温度为700~900℃;所述煅烧的时间为6~10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蓝光激发的leds用纳米复合荧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y3al5o12:ce3+纳米颗粒与y2o3:eu3+纳米颗粒的摩尔比为1:4~24。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杨瑞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