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5991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10 16: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包括塑料外壳和导电条,导电条具有嵌设于塑料外壳内部的导电主体,以及位于导电主体两端、且呈裸露设置的两个连接片,两个连接片用于与对应线缆的屏蔽组件相连。与现有技术通过金属外壳实现两条线缆之间电磁屏蔽的方式相比,本申请的方案,两条线缆的屏蔽组件能够通过两个连接片以及嵌设于塑料外壳内部的导电主体相连,从而实现了电磁屏蔽,这样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且塑料外壳的防触电效果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迅猛发展,高压连接器对安全性和功能稳定性要求越来越高,应用端要求外壳防触电,屏蔽防电磁干扰,防水等级高及可靠,而生产端要求连接器更方便组装和拆卸维修。

2、中国专利文献cn218101928u公开了一种铜铝高压接线盒连接器,包括金属外壳,以及分设于金属外壳两端的铜线缆和铝棒线缆,金属外壳对应铜线缆侧设有第一屏蔽压环、第二屏蔽压环和屏蔽环,第二屏蔽压环套在第一屏蔽压环前端,屏蔽环套在第一屏蔽压环后端,铜线缆上的屏蔽丝压接在第一屏蔽压环、第二屏蔽压环之间,屏蔽环的外壁与第一柱形进线口的内接触,进而使铜线缆上的屏蔽丝与金属外壳导通;金属外壳对应铝棒线缆侧设有屏蔽压片,屏蔽压片的两端设有半环形屏蔽部,半环形屏蔽部与铝棒线缆的金属外被层(也即屏蔽层)接触,屏蔽压片通过第二螺钉安装在金属外壳内,进而使铝棒线缆的屏蔽层与金属外壳导通,也即铜线缆与铝棒线缆之间的电磁屏蔽通过依次连接的屏蔽丝、屏蔽环、金属外壳、金属外被层实现。上述方案为了实现防电磁干扰,需要整个外壳为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4)为弧形结构,所述屏蔽组件(6)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10)朝向所述连接片(4)的一面设有凸起(1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环(7)的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片(10)同时与所述连接片(4)接触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4)沿所述接触片(10)插入方向的后端设有台阶(26),所述台阶(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4)为弧形结构,所述屏蔽组件(6)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片(10)朝向所述连接片(4)的一面设有凸起(1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屏蔽环(7)的至少两个所述接触片(10)同时与所述连接片(4)接触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片(4)沿所述接触片(10)插入方向的后端设有台阶(26),所述台阶(26)用于与所述接触片(10)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组件(6)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大电流防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所述线缆(5)上的密封圈(15),所述密封圈(15)的一侧端面与所述第二环形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黎林陈炳孚林伟王际品陈伯祥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深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