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秸秆生产微生物活性饲料方法,具体的说是利用秸秆整形成“圆柱体”,生产一种微生物活性饲料方法,涉及微生物发酵、畜牧营养及养殖领域。
技术介绍
1、我国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全国年产各类农作物秸秆约达7亿吨,其中稻草2.3亿吨,玉米秸2.2亿吨,小麦秸1.2亿吨,可收集部分约4.5亿吨,但是综合利用率却不足40%。以玉米秸杆为例,据研究分析,玉米秸秆含有30%以上的碳水化合物、2%~4%的蛋白质和0.5%—1%的脂肪,既可青贮,也可直接饲喂。就食草动物而言,2kg的玉米秸秆增重净能相当于1kg的玉米籽粒,特别是经青贮、黄贮、氨化、膨化及糖化等处理后,可提高利用率,效益更可观。因此,秸秆是一种巨大的饲料资源。但是,目前用来做家畜饲料的秸秆仅占总量的20%~30%,而70%左右只能作为能源被烧掉或供他用。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资料表明,美国约有73.0%的肉类由草转化而来,澳大利亚为90.0%,而我国仅有10%的肉食由草秆转化而来。国家2010年远景规划中就提出:养殖业要主攻食草型和非粮耗型饲料。秸秆化粮过腹还田,利用比例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利用秸秆生产微生物活性饲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玉米(或麦、豆、稻)秸秆收获,采用机械搓揉、粉碎10cm~20cm,过程中喷洒复合酶制剂(按重量份数计),纤维素酶0.3~0.9%、糖化酶0.1~0.3%、菠萝酶0.1~0.3%、氮源(精苏赖谷瓜氨基酸)0.5~1.7%、碳源(母液糖浆)10~20%、菌液植物乳杆菌(50-60亿cfu/ml)10~30%、酿酒酵母(10-20亿cfu/ml)5~15%、枯草芽孢菌(100-200亿cfu/ml)5~15%,以玉米(麦、豆、稻)秸秆重量中心为基点,四周施加同样的压力,边缘紧实内部松软,边缘紧实部分为15cm~25cm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利用秸秆生产微生物活性饲料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玉米(或麦、豆、稻)秸秆收获,采用机械搓揉、粉碎10cm~20cm,过程中喷洒复合酶制剂(按重量份数计),纤维素酶0.3~0.9%、糖化酶0.1~0.3%、菠萝酶0.1~0.3%、氮源(精苏赖谷瓜氨基酸)0.5~1.7%、碳源(母液糖浆)10~20%、菌液植物乳杆菌(50-60亿cfu/ml)10~30%、酿酒酵母(10-20亿cfu/ml)5~15%、枯草芽孢菌(100-200亿cfu/ml)5~15%,以玉米(麦、豆、稻)秸秆重量中心为基点,四周施加同样的压力,边缘紧实内部松软,边缘紧实部分为15cm~25cm,密度1.0~2.0g/cm3且不透气,内部松软部分,密度0.3~0.9g/cm3;所述的压力为100-150n。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利用秸秆生产微生物活性饲料方法,其特征在于:使其形成圆柱体或长方体,圆柱体直径1.00m~1.20m,高1.30m~1.80m,或长方体长1.60m~2.00m,宽1.10m~1.50m,高1.00m~1.20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利用秸秆生产微生物活性饲料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麦、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振江,南芳,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泰华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