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薄壁圆管内壁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2243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2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薄壁圆管内壁支撑装置,涉及检验检测及机械加工技术领域。本技术主要为了解决薄壁圆管工件加工和检测过程中容易发生较大形变,内壁无法与工装紧密贴合等现象的问题,提出以下技术方案:其包括上顶板、滑动连接在上顶板的支撑组件以及转动连接在上顶板上的中轴组件,中轴组件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下楔件,下楔件可沿所述中轴组件上下移动,且下楔件支撑支撑组件沿上顶板向外扩展。产生有益效果:支撑组件作为圆管工件内壁的支撑骨架,与工件内壁抵接,保证圆管不会因受力而变形,从而减小工件外壁加工检测过程中的颤动,提高了工件的加工质量和检测精度,本装置装夹过程简便,容错率高,可以提高拆装圆管的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检验检测及机械加工,具体涉及一种薄壁圆管内壁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随着制造科学的不断发展,产品的加工越来越趋于高精度及良好的表面光洁度,优良的产品是企业提高产品附加值及竞争力的重要保证。薄壁圆管件因其简单轻便、经济适用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大部分薄壁圆管刚性较差,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失稳和振动等问题,影响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

2、此外,圆管在加工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多种检测,如硬度检测、圆度检测等等。由于圆管的管壁直接受压非常容易变形,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因此很多项检测需要从内部将圆管撑住。现在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使用管堵,但该方式仍然存在问题:制作管堵比较费时费力,且管堵与试样一一对应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

3、要确保加工质量和检测准确首先需要对圆管工件进行稳定,减小加工过程中工件发生的颤动,所以需要一种技术方案,以解决薄壁圆管工件加工和检测过程中容易发生较大形变,内壁无法与工装紧密贴合等现象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壁圆管内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板(1)、滑动连接在所述上顶板(1)的支撑组件(2)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上顶板(1)上的中轴组件(7),所述中轴组件(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下楔件(4),所述下楔件(4)可沿所述中轴组件(7)上下移动,且所述下楔件(4)支撑所述支撑组件(2)沿所述上顶板(1)向外扩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圆管内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组件(7)的底部还设有下底板(3),所述上顶板(1)与所述下底板(3)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柱(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圆管内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5)在与所述中轴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圆管内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顶板(1)、滑动连接在所述上顶板(1)的支撑组件(2)以及转动连接在所述上顶板(1)上的中轴组件(7),所述中轴组件(7)的底端转动连接有下楔件(4),所述下楔件(4)可沿所述中轴组件(7)上下移动,且所述下楔件(4)支撑所述支撑组件(2)沿所述上顶板(1)向外扩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圆管内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组件(7)的底部还设有下底板(3),所述上顶板(1)与所述下底板(3)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柱(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圆管内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5)在与所述中轴组件(7)轴线的同心圆上呈环状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薄壁圆管内壁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组件(7)的顶部设有梅花把手(6),所述梅花把手(6)用于带动中轴组件(7)绕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浩川李金峡罗枭贤夏慧伍剑波魏巍李沛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