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通讯装置的外盖、制造该外盖的方法及通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91061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应用于通讯装置的外盖、包含该外盖的通讯装置以及制造该外盖的方法。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盖包含一外盖本体以及一天线,该外盖本体具有一底表面,特别地,该天线通过埋入射出工艺固定于该底表面上的一预定位置。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盖通过埋入射出工艺与天线进行整合,因此能有效节省制造成本以及时间;另外,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制成的外盖与天线整合,因此可增加外盖的强度;在保持相同的外盖强度的前提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外盖可比现有技术中的外盖更薄,因此能够在不增加通讯装置的整体厚度的前提下提升天线的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通讯装置的外盖(cover)、包含该外盖的移动通讯 装置以及制造该外盖的方法,并且特别地,本专利技术的外盖通过埋入射出(insert molding)方式与天线整合。
技术介绍
移动通讯装置(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例如GSM手机、PHS手 机、CDMA手机、整合通讯功能的个人数字助理、手持式电脑(handheld personal computer, HPC)等,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娱乐工具。 上述这些移动通讯装置通常通过天线发出辐射而实现通讯的功能。目前,应用于移动通讯装置中的天线主要可分为突出于移动通讯装置外部、并且可伸縮或进行角度调整的外部天线(external antenna);以及设置于 移动通讯装置内部,并且通常为平面状的内部天线(intemalantenna)。外部天 线通常具有较高的辐射效率(radiation efficiency),因此能提供较佳的通讯质 量。而内部天线则通常比外部天线小巧、轻薄,并且具有较低的成本。此外, 应用内部天线的移动通讯装置在外观或结构的设计上可以有较多的变化,符 合市场上的需求。常见的内部天线的材料包含金属以及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FPC)。请参见图1A至图1C,图1A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天线设置在移 动通讯装置中的示意图;图1B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FPC天线设置在移动通 讯装置中的示意图;图1C则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讯装置的剖面示意如图1A所示,以金属制造的内部天线70通常是以热熔方式固定于移动 通讯装置7的主框架72的背面720上,因此,该背面720通常可见多个热 熔柱722。而如图IB所示,以FPC制造的内部天线74通常是利用背胶黏贴 在移动通讯装置7的主框架72的背面720上。进一步地,如图1C所示,内部天线76通常会被设计为延伸到主框架72的正面724,以与移动通讯装置 7的电路板75上的金属弹片750接触,由此,上述的内部天线76能与电路 板75产生电性连接。此外,已知的移动通讯装置7还包含一背盖78,该背 盖78与主框架72扣合,以覆盖并保护主框架72的背面720以及该内部天 线76。然而,上述的内部天线需要通过背胶或以热熔方式固定于主框架上,除 /制作耗时之外,还容易受到人为因素作用而影响合格率。此外,现今的移动通讯装置越来越轻薄的设计趋势也限制了内部天线与 i乜路板之间的距离(天线高度),影响内部天线的效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通讯装置的外盖,以有效节省制造成本以及时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上述外盖的通讯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还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造上述外盖的方法。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优选具体实施例,该外盖可应用于通讯装置,并且该外盖包含外盖本体以及天线,该外盖本体具有一底表面。特别地,该天线通过埋入射出工艺固定于该底表面上的预定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具体实施例,该通讯装置主要包含电路板以及外盖。该电路板设置于该通讯装置内,而该外盖包含外盖本体以及天线,该外盖本体具有底表面,并且该天线通过埋入射出工艺固定于该底表面上的预定位置。此外,当该通讯装置组装时,该天线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以使上述天 线在上述通讯装置组装时与上述电路板相隔预定间距。本专利技术的再一范畴在于提供一种制造上述外盖的方法。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优选具体实施例,该方法主要包含下列步骤(a)将 天线定位于模具容置腔中;以及(b)将填充材料填入该模具容置腔中以形成 该外盖的外盖本体,以使该天线固定于该外盖本体的底表面上的预定位置。由于本专利技术的外盖通过埋入射出工艺与天线进行整合,因此能有效节省 制造成本以及时间。另外,以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制成的外盖与天线整合,因此 可增加外盖的强度。在实务中,在保持相同的外盖强度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的外盖可比现有技术中的外盖更薄。这也意味着本专利技术的天线与电路板间的距 离(天线高度)比现有技术更大,可以在不增加通讯装置的整体厚度的前提下 提升天线的效能。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附图而得到进一 歩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A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天线设置在移动通讯装置中的示意图。图IB所示为现有技术中的FPC天线设置在移动通讯装置中的示意图。图1C为现有技术中的移动通讯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天线示意图。图3所示为与图2的天线整合的外盖示意图。图4A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制造外盖的方法流程图。 图4B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制造外盖的方法流程图。 图5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具体实施例的通讯装置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与天线整合的外盖、包含该外盖的通讯装置以及制造该 外盖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上述的通讯装置可以是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 理、手持式电脑以及定位装置(如GPS定位装置)等,但不限于此。请一并参见图2以及图3,图2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天线示意图;图3 所示为与图2的天线整合的外盖示意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外盖l包含外 盖本体10以及天线12。外盖本体10具有底表面102,并且天线12通过埋 入射出工艺固定于底表面102上的预定位置P1。请注意,预定位置P1可视 需求而进行调整,并不限于本具体实施例。此外,如图所示,预定位置Pl 可形成凹槽状,以协助固定天线12。在实际应用中,形成外盖本体10的填充材料可为非金属材料,如塑料, 或其它适当的材料。而天线12则可由金属材料,如铜、铝、合金,或其它 适当的材料所形成。并且,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埋入射出工艺的参数以及步骤等 可随着上述这些材料的不同进行调整。7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天线12主要包含主体部120以及从主体部120 折弯延伸的延伸部122。其中,主体部120固定于底表面102上的预定位置 Pl,而延伸部122则从主体部120折弯延伸。此外,主体部120包含相对的第一表面1202与第二表面1204。并且主 体部120上形成有从该第一表面1202贯穿至该第二表面1204的定位孔 1206。在埋入射出工艺中定位孔1206可协助天线12定位于模具容置腔中。 在实际应用中,定位孔不一定要贯穿该第一表面以及该第二表面,而仅需达 到协助天线定位的功效即可。在埋入射出工艺中,也可利用天线12的外形 而协助其定位于模具容置腔中。如图2所示,主体部120上还形成有从该第一表面1202贯穿该第二表 面1204的固定孔1208。在埋入射出工艺中,形成外盖本体10的填充材料可 沿着固定孔1208从该第一表面1202流动至该第二表面1204,因此,在填充 材料固化后能协助天线12稳固地固定于预定位置P1。在实务中,天线可根据不同的功能需求而包含预先形成的特定图样 (pattem)或形状。此外,许多不同种类的天线均可适用于本专利技术,例如,弯 折导线天线(bent-wire antenna)、片状天线(patch antenna)、平面倒F型天线 (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 PIFA)以及其它适合的天线。在实务中,本专利技术的外盖可整合一个以上的天线,例如同样作为GSM 通讯用途的多个天线部分。或者,该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通讯装置的外盖,其特征是,上述外盖包含: 外盖本体,具有底表面;以及 天线,通过埋入射出工艺固定于上述底表面上的预定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通讯装置的外盖,其特征是,上述外盖包含外盖本体,具有底表面;以及天线,通过埋入射出工艺固定于上述底表面上的预定位置。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盖,其特征是,其中上述天线进一步包含 主体部,固定于上述底表面上的上述预定位置;以及延伸部,从上述主体部折弯延伸;其中当上述外盖安装至上述通讯装置时,上述延伸部接触上述通讯装置 中的电路板,以使上述天线电性连接上述电路板。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盖,其特征是,其中上述主体部具有定位 孔,用以协助固定上述天线。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盖,其特征是,其中上述外盖本体的上述 底表面具有对应上述延伸部的凸出部,以支撑上述延伸部,并保持上述天线 的上述主体部与上述电路板之间相隔预定间距。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盖,其特征是,其中上述预定位置形成凹 槽,用以协助固定上述天线。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盖,其特征是,其中上述通讯装置选自由 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手持式电脑以及定位装置所组成的群组。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盖,其特征是,其中上述外盖本体由非金 属材料制成,并且上述天线由金属材料制成。8. —种通讯装置,其特征是,上述通讯装置包含 电路板,设置于上述通讯装置内;以及外盖,包含外盖本体以及天线,上述外盖本体具有底表面,并且上述天 线通过埋入射出工艺固定于上述底表面上的预定位置;其中当上述通讯装置组装时,上述天线电性连接上述电路板,以使上述 天线在上述通讯装置组装时与上述电路板相隔预定间距。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天线进一步 包含主体部,固定于上述底表面上的上述预定位置;以及延伸部,从上述主体部折弯延伸;其中当上述通讯装置组装时,上述延伸部接触上述电路板,以使上述天 线电性连接上述电路板。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主体部具有 定位孔,用以协助固定上述天线。11.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通讯装置,其特征是,其中上述外盖本体的上述底表面具有对应上述延伸部的凸出部,以支撑上述延伸部,并保持上述 天线的上述主体部与上述电路板之间相隔上述预定间距。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健铭李胜源
申请(专利权)人: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