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90390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5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受精卵孵化、环境调控、饵料及投喂方式、拉网训练和筛鱼分池,该方法采用水泥池培育,通过水体质量调控、水流环境调控和光照环境调控,选择营养牡蛎受精卵代替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通过阶梯性的拉网训练,以及将不同规格的苗种分池培育,提高了高体鰤受精卵孵化率和初孵仔鱼成活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方法在提高高体鰤受精卵孵化率、提高高体鰤幼鱼的体重、全长、成活率和出成率、提高高体鰤肌肉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高体鰤肠道菌群微生物物种覆盖度、菌群丰富度和菌群多样性、调节高体鰤的肠道微生物菌落组成结构、提高菌群中有益菌的比例或改善肠道健康中的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鱼类养殖,具体涉及一种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属鲈形目鲹科鰤属,是一种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广阔市场的深远海经济鱼类。但由于以往高体鰤人工繁育技术尚不成熟,没有稳定的苗种来源,限制了高体鰤养殖产业的发展。目前,高体鰤人工繁育技术已有所突破,这为高体鰤苗种培育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高位池养殖模式是一种高产量、高收益、易于管理的养殖模式,但传统高位池苗种培育模式水体较大,水质环境难以控制,而高体鰤仔鱼比较脆弱,对水质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这导致初孵仔鱼前期成活率较低,而室内水泥池水体较小,水质环境易于掌控,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一套稳定高效的高体鰤苗种培育方法,以提高高体鰤受精卵孵化率和初孵仔鱼成活率,从而提高高体鰤人工繁育的效率,降低人工繁育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该方法采用水泥池培育,通过水体质量调控、水流环境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受精卵孵化、环境调控、饵料及投喂方式、拉网训练和筛鱼分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受精卵孵化期间水体条件为:水温23-23.5℃、溶解氧≥6mg/L、pH8.2-8.3、盐度6-27、氨氮<0.02mg/L、亚硝酸盐<0.01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乳酸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1:1:1,三种芽孢杆菌浓度均为5000-8000个/L。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受精卵孵化、环境调控、饵料及投喂方式、拉网训练和筛鱼分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受精卵孵化期间水体条件为:水温23-23.5℃、溶解氧≥6mg/l、ph8.2-8.3、盐度6-27、氨氮<0.02mg/l、亚硝酸盐<0.01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乳酸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1:1:1,三种芽孢杆菌浓度均为5000-8000个/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苗种培育过程中水体条件为:水温23-28℃、溶解氧≥6mg/l、ph8.2-8.6、盐度26-29、氨氮<0.02mg/l、亚硝酸盐<0.01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苗种培育过程中当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水平过高时,使用包括光合细菌和/或芽孢杆菌的生态制剂进行调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水流环境调控时,第3天开始,80%仔鱼已出膜,减小气石充气量,使水面呈轻微波动,并将进水口使用长筒型布袋包裹,使海水沿布袋流入池中,出水口使用100目绢网包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牡蛎受精卵是由雄、雌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华杨桐林黄洋邓秋霞李广丽陈培培杨佳慧茹笑影胡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