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水鱼类养殖,具体涉及一种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属鲈形目鲹科鰤属,是一种生长速度快、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广阔市场的深远海经济鱼类。但由于以往高体鰤人工繁育技术尚不成熟,没有稳定的苗种来源,限制了高体鰤养殖产业的发展。目前,高体鰤人工繁育技术已有所突破,这为高体鰤苗种培育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高位池养殖模式是一种高产量、高收益、易于管理的养殖模式,但传统高位池苗种培育模式水体较大,水质环境难以控制,而高体鰤仔鱼比较脆弱,对水质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这导致初孵仔鱼前期成活率较低,而室内水泥池水体较小,水质环境易于掌控,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一套稳定高效的高体鰤苗种培育方法,以提高高体鰤受精卵孵化率和初孵仔鱼成活率,从而提高高体鰤人工繁育的效率,降低人工繁育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该方法采用水泥池培育,通过水体质量调控、水流环境调控和光照环境调控,选择营养牡蛎受精卵代替轮虫作为鱼苗的开口饵料,通过阶梯性的拉网训练,以及将不同规格的苗种分池培育,提高了高体鰤受精卵孵化率和初孵仔鱼成活率。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在提高高体鰤受精卵孵化率、提高高体鰤幼鱼的体重、全长、成活率和出成率、提高高体鰤肌肉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高体鰤肠道菌群微生物物种覆盖度、菌群丰富度和菌群多样性、调
3、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第一个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受精卵孵化、环境调控、饵料及投喂方式、拉网训练和筛鱼分池;
4、a)受精卵孵化:将所得受精卵剔除死卵后,均匀布入室内水泥池中,水泥池面积为15-30m2,放卵水深50-60cm,投放密度为1.0-1.5万粒/m3,气石密度为0.5-1个/m2,充气使水面轻微沸腾,用水为当地海水,水温保持在23.0-23.5℃;
5、b)环境调控:所述环境调控包括水体质量调控、水流环境调控和光照环境调控;
6、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是指在下卵前,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乳酸芽孢杆菌混合,全池泼洒,进行水质培育,下卵后1-4天,每天加水10-15cm直至100-110cm;第5天开始,每天换水10-15cm,并添加小球藻,用于稳定水质、充当生物饵料;第9天开始,每天换水30-40cm;第14天开始,进行流水养殖并每天吸底清污一次,每天换水50-60cm;第20天开始,每天换水早晚各一次,每次换水50-60cm;在苗种培育过程中,每天对水质状况进行检测;
7、所述水流环境调控是指下卵后第1-2天开始,控制气石,使水面呈轻微沸腾状,第3天开始,80%仔鱼已出膜,减小气石充气量,使水面呈轻微波动,第9天开始,仔鱼已有游动能力,加大充气量,使水面呈沸腾状,为仔鱼生长发育提供适宜的水流环境及充足氧气;
8、所述光照环境调控是指下卵后1-2天,作避光处理,光照强度不大于500lux;第3天开始,每天不低于16小时光照时间,光照强度1000-20000lux,其中光照强度大于10000lux的时间不低于8小时;
9、c)饵料及投喂方式:根据不同发育时期,投喂饵料依次为牡蛎受精卵-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配合饲料;
10、下卵后第1-2天,受精卵未完全孵化,不需要投喂饵料;下卵后第3天,鱼苗已全部出膜,以牡蛎受精卵作为开口饵料,全池泼洒,每池每次投喂5-6个牡蛎所产出的受精卵,每天两次;下卵后第6天,停止投喂牡蛎受精卵,开始投喂轮虫,密度为1000-3000个/l;下卵后第14天,开始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密度为300-600个/l,并减少轮虫的投喂,逐渐转饵至卤虫无节幼体;下卵后第25天,停止投喂轮虫,开始投喂桡足类,减少投喂卤虫无节幼体,逐渐转饵至桡足类;下卵后第31天,停止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减少投喂桡足类,开始进行配合饲料的驯化;
11、d)拉网训练:下卵后第23天,每日进行追赶训练,下卵后28天,每日进行拉网训练;
12、e)筛鱼分池:下卵后31天,鱼苗生长至2-4cm,个体差异较大,苗种存在互食现象,需进行分池培育,直至鱼苗生长至6-7cm,转移至海上网箱进行后续培育。
13、在上述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中:
14、更佳地,步骤a)中水泥池面积为15-20m2。
15、可选地,步骤a)中受精卵孵化期间水体条件为:水温23-23.5℃、溶解氧≥6mg/l、ph8.2-8.3、盐度6-27、氨氮<0.02mg/l、亚硝酸盐<0.01mg/l。
16、可选地,步骤b)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乳酸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1:1:1,三种芽孢杆菌浓度均为5000-8000个/l,更佳地,三种芽孢杆菌浓度均为6000个/l。
17、更佳地,步骤b)中: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是指在下卵前,将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乳酸芽孢杆菌混合,全池泼洒,进行水质培育,下卵后1-4天,每天加水10cm直至100cm;第5天开始,每天换水10cm,并添加小球藻,用于稳定水质、充当生物饵料;第9天开始,每天换水30cm;第14天开始,进行流水养殖并每天吸底清污一次,每天换水50cm;第20天开始,每天换水早晚各一次,每次换水50cm;在苗种培育过程中,每天对水质状况进行检测。
18、可选地,步骤b)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苗种培育过程中水体条件为:水温23-28℃、溶解氧≥6mg/l、ph8.2-8.6、盐度26-29、氨氮<0.02mg/l、亚硝酸盐<0.01mg/l。
19、进一步地,步骤b)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苗种培育过程中当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水平过高时,使用包括光合细菌和/或芽孢杆菌的生态制剂进行调控。
20、可选地,步骤b)所述水流环境调控时,第3天开始,80%仔鱼已出膜,减小气石充气量,使水面呈轻微波动,并将进水口使用长筒型布袋包裹,使海水沿布袋流入池中,出水口使用100目绢网包裹。
21、可选地,步骤c)中所述牡蛎受精卵是由雄、雌牡蛎个体按照1:5比例所产出的生殖细胞,在海水中经2-3小时混合后所得。
22、更佳地,步骤c)中所述牡蛎受精卵是由雄、雌牡蛎个体按照1:5比例所产出的生殖细胞,在海水中经2小时混合后所得。
23、可选地,步骤d)中下卵后第23天,每日进行追赶训练,该训练过程为先将水位降至40-50cm,使鱼群处于应激状态,然后用水轻轻泼打水面,追赶鱼苗,持续20-40分钟,结束后恢复至原水位,下卵后28天,训练时将水位降至20-30cm,每天使用围网来回追赶鱼苗,将鱼群围至较小区域,使鱼群处于高密度环境,根据鱼群反应逐渐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受精卵孵化、环境调控、饵料及投喂方式、拉网训练和筛鱼分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受精卵孵化期间水体条件为:水温23-23.5℃、溶解氧≥6mg/L、pH8.2-8.3、盐度6-27、氨氮<0.02mg/L、亚硝酸盐<0.01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乳酸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1:1:1,三种芽孢杆菌浓度均为5000-8000个/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苗种培育过程中水体条件为:水温23-28℃、溶解氧≥6mg/L、pH8.2-8.6、盐度26-29、氨氮<0.02mg/L、亚硝酸盐<0.01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苗种培育过程中当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水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水流环境调控时,第3天开始,80%仔鱼已出膜,减小气石充气量,使水面呈轻微波动,并将进水口使用长筒型布袋包裹,使海水沿布袋流入池中,出水口使用100目绢网包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牡蛎受精卵是由雄、雌牡蛎个体按照1:5比例所产出的生殖细胞,在海水中经2-3小时混合后所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下卵后第23天,每日进行追赶训练,该训练过程为先将水位降至40-50cm,使鱼群处于应激状态,然后用水轻轻泼打水面,追赶鱼苗,持续20-40分钟,结束后恢复至原水位,下卵后28天,训练时将水位降至20-30cm,每天使用围网来回追赶鱼苗,将鱼群围至较小区域,使鱼群处于高密度环境,根据鱼群反应逐渐增加强度,每日进行20-40分钟拉网训练,以鱼群出现部分惊厥状态为停止训练的信号,结束后恢复至原水位,以此使鱼群逐渐适应高密度应激状态,为后续筛鱼分池作准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下卵后31天,鱼苗生长至2-4cm,个体差异较大,苗种存在互食现象,需进行分池培育,将拉网所得鱼苗转移至鱼筛中,鱼筛漂浮于新的培育池水面上,较小个体自动游入培育池中,较大的个体则转移至更大网目鱼筛或新的培育池中,以此对不同规格鱼苗,采用更适宜的育苗策略促进鱼苗生长,直至鱼苗生长至6-7cm,转移至海上网箱进行后续培育;所述鱼筛为空心半球形,半球面为网眼,由不锈钢材质制成,半球面边缘为泡沫材质,使得鱼筛能浮于水面。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方法在提高高体鰤受精卵孵化率、提高高体鰤幼鱼的体重、全长、成活率和出成率、提高高体鰤肌肉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提高高体鰤肠道菌群微生物物种覆盖度、菌群丰富度和菌群多样性、调节高体鰤的肠道微生物菌落组成结构、提高菌群中有益菌的比例或改善肠道健康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受精卵孵化、环境调控、饵料及投喂方式、拉网训练和筛鱼分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受精卵孵化期间水体条件为:水温23-23.5℃、溶解氧≥6mg/l、ph8.2-8.3、盐度6-27、氨氮<0.02mg/l、亚硝酸盐<0.01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与乳酸芽孢杆菌的体积比为1:1:1,三种芽孢杆菌浓度均为5000-8000个/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苗种培育过程中水体条件为:水温23-28℃、溶解氧≥6mg/l、ph8.2-8.6、盐度26-29、氨氮<0.02mg/l、亚硝酸盐<0.01mg/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水体质量调控时,苗种培育过程中当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水平过高时,使用包括光合细菌和/或芽孢杆菌的生态制剂进行调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水流环境调控时,第3天开始,80%仔鱼已出膜,减小气石充气量,使水面呈轻微波动,并将进水口使用长筒型布袋包裹,使海水沿布袋流入池中,出水口使用100目绢网包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体鰤室内水泥池苗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牡蛎受精卵是由雄、雌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春华,杨桐林,黄洋,邓秋霞,李广丽,陈培培,杨佳慧,茹笑影,胡琴,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