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9602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数据传输转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胶芯,在所述第一胶芯上设有多根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胶芯,在所述第二胶芯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上数量相等的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被注塑成为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很方便地让使用者将线端连接头与线端连接头之间或板端连接头与板端连接头之间或线端连接头与板端连接头之间连接起来或即使是在空间范围受限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也能很方便地将两个设备连接起来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数据传输转接头,特别是一种SATA数据传输转接头。
技术介绍
现有数据传输连接头, 一般分为板端连接头和线端连接头,板端连接头包括板端 连接座及设置在板端连接座上的数根板端连接端子。类似线端连接头也包括线端连接座和 设置在线端连接座上的数根连接端子。同类型的板端连接头与同类型的线端连接头可以互 插,用于数据传输。使用时,板端连接头被设置在PCB板上,而线端连接头被设置在数据传 输线的一端或两端。当需要将PCB板与其器件(如电脑中的硬盘)相连接时,就用一根两 端均设有线端连接头的数据传输排线将两者连接。这种情况在被连接的两个器件在数据传 输排线长度范围内,这种连接是有效的。但是,目前很多设备都向小型化发展,因此内部空 间很有限,再用连接线带线连接就不是很方便了 。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转接头,它可以很方便地让使 用者将线端连接头与线端连接头之间或板端连接头与板端连接头之间或线端连接头与板 端连接头之间连接起来。 本技术的另一个专利技术目的是即使是在母端连接头周围的空间范围受限时, 这种数据传输转接头也能很方便地将两个设备连接起来。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数据传输转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 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胶芯,在所述第一胶芯上设有多根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 连接部包括第二胶芯,在所述第二胶芯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上数量相等的第二接线端子, 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被 注塑成为一个整体。 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结构可以相同,如均为公端连接 头或均为母端连接头;也可以不同,如所述第一连接部是公端连接头或母端连接头;所述 第二连接部是母端连接头或公端连接头。 作为对本技术的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一个平面内。 作为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呈折弯状态。 在折弯状态时,所述折弯状态可以是90度折弯状态,也可以是135度折弯状态。 本实用型中,所述电连接方式是将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两端焊接的。本技术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可以是7根、15根、22根或29 根等多种结构。 本技术具有可以很方便地让使用者将线端连接头与线端连接头之间或板端 连接头与板端连接头之间或线端连接头与板端连接头之间连接起来的优点。本技术的 另一个优点是即使 在空间范围受限时,本技术也能很方便地将两个设备连接起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部分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完全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请参见图1至图4,图1至图4揭示的是一种数据传输转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1 和第二连接部2,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胶芯ll,在所述第一胶芯11上设有多根第一接 线端子12,所述第二连接部2包括第二胶芯21,在所述第二胶芯21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1 上数量相等的第二接线端子22,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2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22 —一对应焊 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被先后注塑内模3和外模4后成为一个整体,本实施 例中,在所述第一胶芯11装上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2后,在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2的尾部设 有第一塞子13,在所述第二胶芯21装上所述第二接线端子22后,在所述第二接线端子22 的尾部设有第二塞子23。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是母端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部 2是公端连接头。并且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相对应两侧分别设有凸槽14 和凸耳24(参见图2),所述凸耳24卡在所述凸槽14内,将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 部2呈90度连接。显然,本技术还可以设计成第一连接部1是公端连接头,而第二连 接部2是母端连接头的结构。 本技术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结构也可以相同的,如所述第一 连接部1或第二连接部2均为公端连接头或均为母端连接头的结构。同样地,所述第一连 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的连接方式,除可以如图1至图4所示呈90度折弯状态外,也可以 设计成135度等折弯状态。折弯状态是根据客户的需要而定的。将本技术设计成折弯 状态,它可以实现即使是在PCB板上的母端连接头周围的空间范围受限时,本技术也 能很方便地将两个设备连接起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2和第二接线端子22的 根数为22根(即22PIN),显然,本技术根据需要第一接线端子12和第二接线端子22 也可以为7根、15根或29根等多种结构。 请参见图5,图5是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图5所示实施例与图1至图4所 示实施例相比,其大体结构相同,所不同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2在一个平面 内,这样的数据传输转接头适合于直线转接数据传输线,本实用例中的第一连接部1是母 端连接头,第二连接部2是公端连接头。类似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部1和第二连接部 2也可以相同的结构,如同是公端连接头或同是母端连接头。权利要求一种数据传输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胶芯,在所述第一胶芯上设有多根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胶芯,在所述第二胶芯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上数量相等的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被注塑成为一个整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 部的结构相同,均为公端连接头。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 部的结构相同,均为母端连接头。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是公端连接 头或母端连接头;所述第二连接部是母端连接头或公端连接头。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传输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一个平面内。6.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传输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相对应两侧分别设有凸槽和凸耳,所述凸耳卡在所述凸槽 内,将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呈折弯状态连接。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状态是90度折弯状态。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数据传输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状态是135度折弯状态。9.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传输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是焊接。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数据传输转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是7根、15根、22根或29根。专利摘要一种数据传输转接头,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胶芯,在所述第一胶芯上设有多根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胶芯,在所述第二胶芯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上数量相等的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被注塑成为一个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传输转接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胶芯,在所述第一胶芯上设有多根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第二胶芯,在所述第二胶芯上设有与第一连接部上数量相等的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一一对应电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被注塑成为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仲良
申请(专利权)人:康联精密机电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