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纤维毡制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9211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5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纤维毡制备装置,包括输送带、第一管路、第二管路、隔档装置、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三风机,所述输送带上设有若干通风孔,第三风机的进风口向上靠近输送带设置,第一管路包括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第一出料口设于输送带上方,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与输送带间的第一落料区上小下大呈锥形;第二管路包括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设于输送带上方且与第一出料口并列设置,形成于所述第二出料口与输送带间的第二落料区上小下大呈锥形;所述隔档装置设于用以控制所述第一落料区和第二落料区分离或融合程度。本技术结构合理、灵活性好、有利于提高纤维毡在厚度方孔径大小和孔隙率的平滑过渡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纤维毡制备,具体为一种新型纤维毡制备装置


技术介绍

1、纤维毡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其中在厚度方向上具有均匀孔径变化和孔隙率变化是评价纤维毡性能的重要参数。如在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电解水领域中,气体扩散层作为pem电解池的核心部件之一,占电堆成本的17%。气体扩散层在电解池中具有支撑催化剂覆膜电极、均匀分配反应水、即时排出生成气和实现电子传输的重要作用,在pem电解池中直接影响反应的传递过程。受限于pem电解池阳极区富氧且高电位的工作环境,气体扩散层多采用不锈钢、钛和钛合金等金属纤维毡材料,研究表明,提高纤维毡孔径变化和孔隙率变化的均匀梯度变化性是提高pem电解池电化学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

2、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多种原理制备具有一定孔径分布的纤维毡的方法,如专利文件cn115646071a公开了了一种电解槽用梯度化多孔金属毡及制备方法,在金属纤维毡的外表面上附着至少一层采用离子喷涂而成的球状金属颗粒层。该专利技术依赖金属颗粒间的间隙形成小间隙复合层,实现金属纤维毡具有梯度化孔径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纤维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1)、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隔档装置(4)、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三风机(7),所述输送带(1)可在第一驱动单元作用下运送物料,所述输送带(1)上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第三风机(7)的进风口向上靠近输送带(1)设置,以将纤维毡吸附于输送带(1)上,所述第一管路(2)包括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设于输送带(1)上方,经所述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管路(2)的第一纤维丝经第一出料口后落料至输送带(1),且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与输送带(1)间的第一落料区上小下大呈锥形;所述第二管路(3)包括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设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纤维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带(1)、第一管路(2)、第二管路(3)、隔档装置(4)、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三风机(7),所述输送带(1)可在第一驱动单元作用下运送物料,所述输送带(1)上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第三风机(7)的进风口向上靠近输送带(1)设置,以将纤维毡吸附于输送带(1)上,所述第一管路(2)包括第一进料口和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设于输送带(1)上方,经所述第一进料口进入第一管路(2)的第一纤维丝经第一出料口后落料至输送带(1),且形成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与输送带(1)间的第一落料区上小下大呈锥形;所述第二管路(3)包括第二进料口和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二出料口设于输送带(1)上方且与第一出料口并列设置,经所述第二进料口进入第二管路的第二纤维丝经第二出料口后落料至输送带(1),且形成于所述第二出料口与输送带(1)间的第二落料区上小下大呈锥形;所述隔档装置(4)设于第一落料区和第二落料区之间用以控制所述第一落料区和第二落料区分离或融合程度,以形成具有孔径均匀梯度变化的纤维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纤维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档装置(4)包括上下位置可调的隔板,所述隔板设于第一落料区和第二落料区之间,当所述隔板靠近输送带(1)设置时,所述隔板隔离第一落料区和第二落料区,当所述隔板远离输送带(1)设置时,所述第一落料区和第二落料区交叉并开始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纤维毡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采用表面光滑材质且具有除静电功能,避免粘连纤维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纤维毡制备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婷婷刘阳张心周孙伟才李荣
申请(专利权)人:中钛国创青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