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感测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8886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影像感测模块,包括基座、影像感测单元、承载件、驱动单元以及磁性装置。前述承载件活动地设置于基座上并且大致平行于一基准面,前述影像感测单元则设置于承载件中。前述驱动单元固定于承载件或基座其中的一者,并且含有线圈;磁性装置则固定于基座上或该承载件其中的另一者,并且对应于前述驱动单元。特别地是,前述驱动单元与磁性装置皆和基准面呈倾斜,其中通过该线圈所产生的磁场可控制驱动单元与磁性装置间的磁力变化,藉以驱使承载件以及影像感测单元相对于基座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影像感测模块,特别是一种相机装置中的影像感测模块。
技术介绍
首先请参阅图1,美国第5,266,988号专利揭露一种用于相机的影像震动 抑制机构。该影像震动抑制机构设置于镜头32内,当使用相机时,角加速度 单元33p、 33y可测量出操作者振动相机的角加速度信息,并提供到电路计算 后驱动对应的驱动组件37p、 37y,上述驱动组件37p、 37y可使镜头32内的 某一镜片于垂直光轴方向运动,藉以补正或抑制因操作者振动相机时所产生的 影像模糊现象,但是改变镜头32内的镜片位置往往会降低镜头的周边亮度及 成像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改变镜片的位置会降低镜 头的周边亮度及成像品质的缺陷,提供一种影像感测模块,在抑制手振的同时 不会对镜头的周边亮度及成像品质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影像感测模块,包 括基座、影像感测单元、承载件、驱动单元以及磁性装置。前述承载件活动地 设置于基座上并且大致平行于一基准面,前述影像感测单元则设置于承载件 中。前述驱动单元固定于承载件或基座其中的一者,并且含有线圈,磁性装置 则固定于基座上或该承载件其中的另一者,并且对应于前述驱动单元。特别地 是,前述驱动单元与磁性装置皆和基准面呈倾斜,其中通过该线圈所产生的磁 场可控制驱动单元与磁性装置间的磁力变化,藉以驱使承载件以及影像感测单 元相对于基座运动。于一实施例中,前述驱动单元具有第一表面,且前述磁性装置具有第二表 面,对应于第一表面,其中第一、第二表面与基准面呈倾斜并且相隔一距离。 于一实施例中,前述承载件以及影像感测单元的运动方向平行于前述基准面。于一实施例中,前述第一、第二表面之间相隔一距离。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影像感测模块包括多个驱动单元以及多个磁性装置, 且承载件具有中心轴,垂直于前述该基准面,其中驱动单元与磁性装置皆对称 于前述中心轴。于一实施例中,前述影像感测模块包括四个驱动单元以及四个磁性装置, 且前述承载件呈矩形,其中驱动单元分别固定于承载件的四个侧边。于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更提供一种照相装置,包括前述影像感测模块、振 动感知组件以及驱动电路。前述振动感知组件用以感测照相装置的振动,前述 驱动电路则连接振动感知组件,其中驱动电路提供控制电流至前述线圈,并通 过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与与磁性装置间作用产生对应的磁力变化,藉以驱使承载 件以及影像感测单元相对于基座运动。于一实施例中,前述驱动电路例如为脉冲宽度调制电路或数字电路,前述 振动感知组件则例如为加速度或角加速度感知组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影像感测模块,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有效抑制或补正操 作者振动照相机所产生的影像模糊现象,由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改变影像感测单元 相对于光轴的位置,而非改变镜头内的镜片位置,因此不会降低镜头的周边亮 度及成像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利用线圈与磁性装置之间的磁力来控 制影像感测单元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的运动,因此电子部品的体积较小,且易 于縮小照相装置的体积。附图说明图1是美国第5,266,988号专利所公开的相机影像震动抑制装置;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照相装置内部影像感测模块的示意图3表示本专利技术照相装置内部影像感 模块的侧视图;以及图4表示包含前述影像感测模块的照相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一并参阅图2、 3,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影像感测模块设置于相机装置内 部,其主要包括矩形承载件100、多个驱动单元200、多个磁性装置300以及 影像感测单元(未图标),前述影像感测单元例如为电荷耦合组件(CCD),容置 于承载件100中央的容纳空间110内,以用来撷取影像。于图2中的承载件100大致平行于一基准面(XY平面),其中承载件100 的中心轴C垂直于前述基准面(XY平面),磁性装置300的位置则分别对应于 驱动单元200。需特别说明的是,前述驱动单元200分别固定于承载件100的 四个侧边,其中每一驱动单元200均包含线圈210,前述磁性装置300则固定 于基座B上(如图3所示),其可由一个或数个永久磁铁所组成,并与前述驱动 单元200相隔距离d。再请参阅图3,前述驱动单元200具有第一表面Sl,磁性装置300则具有 第二表面S2,其中第一、第二表面S1、 S2皆与基准面(XY平面)形成一倾斜角e(o。 <e<90° ),且第一、第二表面si、 S2之间相隔距离d。需特别说明的是,在承载件100的四个侧边上分别配置有一组驱动单元200以及磁性装置 300,其中驱动单元200以及磁性装置300的位置和姿态是对称于承载件100 的中心轴C(如图2所示)。接着请参阅图4,该图表示包含前述影像感测模块的照相装置,上述照相 装置400内部设有振动感知组件410以及驱动电路420,其中振动感知组件410 例如为加速度或角加速度感知组件,驱动电路420则例如为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或数字电路。其中,当使用者启动快门以执行对焦或拍摄功能时,可通过振动 感知组件410测得使用者操作照相装置400的振动量,此时可藉由前述驱动电 路420提供控制电流至每个驱动单元200内的线圈210。应了解的是,通过驱 动单元200内的线圈210所产生的感应磁场,可和其对应的磁性装置300作用 产生磁性吸引力或排斥力,藉以控制并驱动承载件100和影像感测单元沿X 轴或Y轴方向位移,进而能有效抑制或补正使用者振动照相机所产生的影像模糊现象。此外,前述驱动单元200和磁性装置300的位置亦可选择性地互换; 换言之,可将驱动单元200设置于基座B上,并且将磁性装置300设置于承 载件100的四个侧边,同样可达成前述的功效。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相机装置及其影像感测模块,可有效抑制或补 正操作者振动照相机所产生的影像模糊现象,由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改变影像感测 单元相对于光轴的位置,而非改变镜头内的镜片位置,因此不会降低镜头的周 边亮度及成像品质;另一方面,由于本专利技术是利用线圈与磁性装置之间的磁力 来控制影像感测单元在垂直于光轴方向上(XY平面)的运动,因此电子部品的 体积较小,且易于縮小照相装置的体积。虽然本专利技术以前述的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是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做些许更动与润饰。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影像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承载件,活动地设置于该基座上并且大致平行于一基准面;影像感测单元,设置于该承载件上;驱动单元,固定于该承载件或该基座其中的一者上,其中该驱动单元具有线圈以及第一表面,该第一表面与该基准面形成一倾斜角;以及磁性装置,固定于该基座或该承载件其中的另一者上,并且对应于该驱动单元,其中该磁性装置具有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并且与该基准面形成该倾斜角,其中通过该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与该磁性装置间作用产生对应的磁力变化,藉以驱使该承载件以及该影像感测单元相对于该基座运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承载件以及该影像 感测单元的运动方向平行于该基准面。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表面之 间相隔一距离。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感测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影像感测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承载件,活动地设置于该基座上并且大致平行于一基准面; 影像感测单元,设置于该承载件上; 驱动单元,固定于该承载件或该基座其中的一者上,其中该驱动单元具有线圈以及第一表面, 该第一表面与该基准面形成一倾斜角;以及 磁性装置,固定于该基座或该承载件其中的另一者上,并且对应于该驱动单元,其中该磁性装置具有第二表面,相对于该第一表面并且与该基准面形成该倾斜角,其中通过该线圈所产生的磁场与该磁性装置间作用产生对应 的磁力变化,藉以驱使该承载件以及该影像感测单元相对于该基座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耀庆李明哲贾硕颀
申请(专利权)人:亚洲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