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834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所述控制电路包括一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一电压反馈电路、一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一逻辑电路、一反向电流比较电路、以及一驱动电路。该控制电路具有快速的动态响应、主电路开关管自适应的恒定导通时间,并且简单、无需补偿网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换器电路,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自适应恒定导通时间DC-DC变流 器电路。
技术介绍
DC-DC变流器电路通常有多种控制方式。其中电压模式控制和电流模式控制是最常见的两种控制方式。然而这两种控制方式往往需要一个误差放大器用以放大主电路输出电压的采样值与参考电压值之间的差值,电路结构复杂,需要合适的补偿网络才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此外,电路的动态响应性能会受到系统带宽的限制,响应速度较慢。 于是有必要提出一种动态响应速度快、简单、无需补偿网络的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及其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与提供一种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动态 响应快、简单、无需补偿网络等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 一种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其中该控制电路 包括一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一电压反馈电路20、一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 30、 一逻辑电路40、 一反向电流比较电路50、以及一驱动电路60 ;其中所述自适应恒定时 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DC-DC变流器主电路电感电流的 采样值或电感电流上升时段内电感电流的采样值;所述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 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输出端;所述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 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 DC-DC变流器主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 二输入端;所述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输出端;所 述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3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三输入端;所述逻辑电 路4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所述逻辑电路 4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压反馈电路20的输出端;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三输入端连 接至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30的输出端;所述逻辑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自适应恒 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第三输入端、所述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以及所述 驱动电路60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反向电流比较电路50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接收所 述DC-DC变流器主电路电感电流的采样值或电感电流下降时段内电感电流的采样值,其输 出端连接至所述驱动电路60的第二输入端;所述驱动电路6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逻 辑电路40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路6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反向电流比较器50的输出 端;所述驱动电路60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DC-DC变流器主电路主开 关管的门极和续流开关管的门极,进而控制主开关管和续流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状态。 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包括一电流采样放大器、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一第一比较器、一第一直 流源以及一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电流采样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做为所述自适应恒定时 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DC-DC变流器主电路电感电流的 采样值或电感电流上升时段内电感电流的采样值;所述电流采样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 述第一开关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端;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比 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至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和所述第一直流源 的负极;所述第一开关的门极控制端和所述第二开关的门极控制端连接在一起,做为所述 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输出端;所述第 一电容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直流源的正极连接至所述第一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 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做为所述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逻 辑电路40的第一输入端。 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电压反馈电路20包 括一分压器、一第二比较器和一参考电压;其中所述分压器的第一端做为所述电压反馈电 路20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DC-DC变流器主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分压器的第二端连接至所 述第二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所述第二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参考电压的正极; 所述第二比较器的输出端做为所述电压反馈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 二输入端;所述分压器的第三端和所述参考电压的负极接地。 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分压器包括第一电 阻和第二电阻,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串联连接。 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最小关断时间控制 电路30包括一锯齿波产生器、一第三比较器和一第二直流源;其中所述锯齿波产生器的输 入端做为所述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输出端;所述 锯齿波产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三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三比较器的反相输入 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直流源的正极;所述第二直流源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三比较器的输出端 做为所述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3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三输入端。 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锯齿波产生器包括 一电流源、一第二电容和一第三开关;其中所述电流源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容的一 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此三者的共同连接点做为所述锯齿波产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 述第三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 第三开关的门极控制端做为所述锯齿波产生器的输入端。 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逻辑电路40包括一 与门和一 RS触发器;其中所述与门的两个输入端做为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二输入端和第 三输入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电压反馈电路20的输出端和所述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30的 输出端;所述与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RS触发器的置位端;所述RS触发器的复位端做为 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所 述RS触发器的输出端做为所述逻辑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 制电路10的第三输入端,和所述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40的输入端,以及所述驱动电路60 的第一输入端。 如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其中所述反向电流比较电路器;其中所述第四比较器的同相输入端为所述反向电流比较电路50的第 一输入端,所述第四比较器的反相输入端为所述反向电流比较电路50的第二输入端,所述 第四比较器的输出端为所述反向电流比较电路50的输出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方法,包括用一 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接收所述DC-DC变流器主电路电感电流的采样值或电感电 流上升时段内电感电流的采样值,得到一恒定时间导通信号;用一电压反馈电路接收所述 DC-DC变流器主电路的输出电压,得到一电压反馈信号;用一反向电流比较电路接收所述 DC-DC变流器主电路电感电流的采样值或电感电流下降时段内电感电流的采样值,得到一 反向电流指示信号;用一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接收一逻辑电路输出的逻辑信号,得到一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DC-DC变流器的控制电路,包括:一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一电压反馈电路(20)、一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30)、一逻辑电路(40)、一反向电流比较电路(50)、以及一驱动电路(60);其中所述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DC-DC变流器主电路电感电流的采样值或电感电流上升时段内电感电流的采样值;所述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输出端;所述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20)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DC-DC变流器主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电压反馈电路(2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二输入端;所述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输出端;所述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3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三输入端;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输出端;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电压反馈电路(20)的输出端;所述逻辑电路(40)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30)的输出端;所述逻辑电路(40)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自适应恒定时间导通控制电路(10)的第三输入端、所述最小关断时间控制电路(30)的输入端、以及所述驱动电路(60)的第一输入端;所述反向电流比较电路(50)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接收所述DC-DC变流器主电路电感电流的采样值或电感电流下降时段内电感电流的采样值,其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驱动电路(60)的第二输入端;所述驱动电路(60)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所述逻辑电路(40)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路(60)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所述反向电流比较器(50)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路(60)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DC-DC变流器主电路主开关管的门极和续流开关管的门极,进而控制主开关管和续流开关管的导通与关断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芯源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