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田建设和地理空间大数据技术应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1、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升农作物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的重要手段,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分析对指导高标准农田合理布局和优化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尤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逐渐加快、耕地建设潜质复杂多样、农业产业发展格局逐渐明晰的情况下,融合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显得日趋重要。然而,在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中,适用于农田建设空间位置布局和次序优先序安排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估方法仍存在缺失。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估方法。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估方法,包括:确定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相关的若干指标因子,所述指标因子为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相关的自然或社会指标因子;根据所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相关的自然或社会指标因子,构建高标准农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相关的自然或社会指标因子包括:高程、坡度、土壤性质、土壤密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累计降雨量、人口密度、产业布局等9个指标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多个指标因子,获取目标区域内多个子区域的多源数据,并对所述多源数据进行线性归一化处理,得到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多个指标因子匹配的无量纲数据值,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高标准农田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估方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与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相关的自然或社会指标因子包括:高程、坡度、土壤性质、土壤密度、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累计降雨量、人口密度、产业布局等9个指标因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所述高标准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多个指标因子,获取目标区域内多个子区域的多源数据,并对所述多源数据进行线性归一化处理,得到与所述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多个指标因子匹配的无量纲数据值,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寒,张秋玲,幸泽峰,尹衍雨,朱莹,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