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及印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87924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及印刷方法,包括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工作台、连接板、转轴、固定板、第一凹槽、第一螺杆、夹板、第一驱动电机、线路板本体、第二驱动电机、皮带轮、皮带;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线路板本体放置到四个夹板之间,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对应的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对应的夹板移动,通过四个夹板将线路板本体固定,对其顶部进行印刷,再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传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固定板上的夹板带动线路板本体进行翻转度,再对线路板本体的另一侧进行印刷,从而可自动进行翻转,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pcb线路板印刷,特别涉及一种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及印刷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印制电路板(pcb)作为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其制造过程对自动化和高效性的需求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pcb线路板印刷方式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双面印刷环节;

2、传统的pcb线路板双面印刷作业中,当一面完成印刷后,需要依赖人工进行翻面,再对另一面进行印刷。这种方式不仅增加了人工成本,还容易引入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如翻面过程中的损伤、定位不准等问题。此外,人工翻面也限制了印刷设备的连续作业能力,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我们研发中考虑引入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印刷设备和技术。

3、首先,自动化印刷设备可以自动完成pcb线路板的双面印刷,无需人工翻面。这不仅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还可以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误差,提高产品质量。同时,自动化设备还可以实现连续作业,提高生产效率,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4、其次,引入智能化的印刷技术也可以进一步提升pcb线路板双面印刷的效率和精度。

5、为此,提出一种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及印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及印刷方法,以解决或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

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第一方面:一种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包括翻转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工作台、连接板、转轴、固定板、第一凹槽、第一螺杆、夹板、第一驱动电机、线路板本体、第二驱动电机、皮带轮、皮带;

4、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两个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夹板,所述固定板的前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同一侧的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的端部延伸至固定板的前侧并与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夹板之间活动接触有线路板本体,两个所述连接板中的一个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两个转轴中的一个转轴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上传动连接有同一个皮带。

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相互靠近的端部固定连接。

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圆形槽,所述圆形槽上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端部与对应的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翻转组件的一侧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三驱动电机、第二凹槽、第二螺杆;

8、所述工作台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对应的连接板螺纹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螺杆中的一个第二螺杆的端部延伸至工作台的右侧并与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二螺杆相互靠近的端部固定连接。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内壁之间焊接有两个方杆,所述方杆与连接板滑动连接。

1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的一侧设有印刷组件,所述印刷组件包括l形板、第四驱动电机、矩形孔、往复丝杆、移动板;

11、所述工作台的顶部焊接有l形板,所述l形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四驱动电机,所述l形板的顶部内壁上开设有矩形孔,所述矩形孔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杆,所述往复丝杆的端部延伸至l形板的右侧并与第四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往复丝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u形管。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u形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箱,所述储料箱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泵,所述输送泵的进液管延伸至储料箱内,所述输送泵的出料管与u形管连通并固定。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u形管的顶部内壁上连通并固定有多个喷头,所述u形管的两侧内之间转动连接有印刷辊。

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线路板双面印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5、s1、将线路板本体放置到四个夹板之间,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对应的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对应的夹板移动,通过四个夹板将线路板本体固定;

16、s2、启动电动推杆和输送泵,所述电动推杆通过u形管带动印刷辊与线路板本体的顶部接触,同时输送泵将储料箱内的物料抽出通过喷头喷洒至印刷辊上;

17、s3、在启动第四驱动电机,第四驱动电机通过往复丝杆带动移动板往复移动,移动板通过电动推杆和u形管带动印刷辊移动对线路板本体进行往复印刷;

18、s4、印刷好线路板本体的顶部后,在启动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通过u形管带动印刷辊向上移动,再启动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传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固定板上的夹板带动线路板本体进行翻转180度,再将印刷辊与线路板本体的另一侧接触进行印刷。

1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s2中的储料箱可通过进料口加入需要印刷的物料。

2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21、一、本专利技术将线路板本体放置到四个夹板之间,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对应的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带动对应的夹板移动,通过四个夹板将线路板本体固定,对其顶部进行印刷,再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通过皮带轮和皮带传动带动转轴转动,转轴通过固定板上的夹板带动线路板本体进行翻转度,再对线路板本体的另一侧进行印刷,从而可自动进行翻转,提高工作效率。

22、二、本专利技术第三驱动电机带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带动对应的连接板在方杆上滑动,连接板通过对应的固定板带动夹板移动,从而通过调节夹板之间的间距,可对不同长度的线路板本体进行印刷,使用范围广。

23、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包括翻转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1)包括工作台(2)、连接板(3)、转轴(4)、固定板(5)、第一凹槽(6)、第一螺杆(7)、夹板(8)、第一驱动电机(9)、线路板本体(10)、第二驱动电机(11)、皮带轮(12)、皮带(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7)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螺杆(7)相互靠近的端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圆形槽(14),所述圆形槽(14)上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的端部与对应的固定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1)的一侧设有调节组件(16),所述调节组件(16)包括第三驱动电机(17)、第二凹槽(18)、第二螺杆(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8)的两侧内壁之间焊接有两个方杆(20),所述方杆(20)与连接板(3)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16)的一侧设有印刷组件(21),所述印刷组件(21)包括L形板(22)、第四驱动电机(23)、矩形孔(24)、往复丝杆(25)、移动板(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2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储料箱(29),所述储料箱(29)一侧固定连接有输送泵(30),所述输送泵(30)的进液管延伸至储料箱(29)内,所述输送泵(30)的出料管与U形管(28)连通并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28)的顶部内壁上连通并固定有多个喷头(31),所述U形管(28)的两侧内之间转动连接有印刷辊(32)。

9.一种线路板双面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线路板双面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储料箱(29)通过进料口加入需要印刷的物料。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包括翻转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1)包括工作台(2)、连接板(3)、转轴(4)、固定板(5)、第一凹槽(6)、第一螺杆(7)、夹板(8)、第一驱动电机(9)、线路板本体(10)、第二驱动电机(11)、皮带轮(12)、皮带(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螺杆(7)的螺纹旋向相反,两个所述第一螺杆(7)相互靠近的端部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圆形槽(14),所述圆形槽(14)上滑动连接有两个限位杆(15),所述限位杆(15)的端部与对应的固定板(5)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1)的一侧设有调节组件(16),所述调节组件(16)包括第三驱动电机(17)、第二凹槽(18)、第二螺杆(1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路板双面印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8)的两侧内壁之间焊接有两个方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运发邱显彰陈江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振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