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8769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包括:能量发送模块、能量中继模块以及能量接收模块,能量发送模块独立于人体外,能量中继模块和能量接收模块设置在人体内;能量发送模块、能量中继模块以及能量接收模块之间分别通过磁谐振耦合无线连接;能量中继模块包括第一中继线圈和第二中继线圈,两中继线圈通过导线串联连接;能量接收模块包括接收线圈和电磁阀,能量接收模块接收能量并打开电磁阀进行排尿操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植入设备进行无线供电,免去了对植入设备进行更换电池的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植入式医疗设备,具体地指一种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


技术介绍

1、在医疗领域中,某些病人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等原因,无法自主控制括约肌排尿,从而引起尿潴留问题。目前主流的导尿技术是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引出尿液,或者通过腹部开口膀胱造瘘管引出尿液。然而,这两种方式均存在一些问题。对于前者,由于导尿管的末端会伸出体外,长期留置细菌会沿导尿管内腔上行侵入或沿尿管-黏膜接触面侵入尿道及膀胱引起感染问题,增加病人的痛苦和护理难度;对于后者,可能会导致肠道损害,反复的膀胱造瘘口感染或者膀胱感染等一系列严重后果。

2、由于植入式医疗设备的发展,可以通过在尿道括约肌附近植入设备来控制病人排尿,但是植入式设备内置的电池无法长期供电,因此还需要对植入设备定期进行电池更换,然而每次对电池进行更换需要对病人进行一次手术,会增加病人的痛苦和护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可以对植入设备进行无线供电,免去了对植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包括:能量发送模块、能量中继模块以及能量接收模块,所述能量发送模块独立于人体外,所述能量中继模块和所述能量接收模块设置在人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送模块包括直流电压单元、全桥逆变器、谐振元件单元以及发射线圈,所述直流电压单元、所述全桥逆变器、所述谐振元件单元以及所述发射线圈通过导线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第一中继线圈通过磁谐振耦合无线连接,所述发射线圈向所述第一中继线圈发送能量。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包括:能量发送模块、能量中继模块以及能量接收模块,所述能量发送模块独立于人体外,所述能量中继模块和所述能量接收模块设置在人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发送模块包括直流电压单元、全桥逆变器、谐振元件单元以及发射线圈,所述直流电压单元、所述全桥逆变器、所述谐振元件单元以及所述发射线圈通过导线依次串联连接,所述发射线圈与所述第一中继线圈通过磁谐振耦合无线连接,所述发射线圈向所述第一中继线圈发送能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中继模块还包括补偿电容,所述补偿电容分别和所述第一中继线圈和所述第二中继线圈有线串联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接收模块包括壳体,在壳体内部依次设置所述接收线圈、谐振电容、整流桥、稳压器和所述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为圆柱贯穿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线供电的人工导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线圈为平面圆形螺旋线圈,所述第一中继线圈为平面圆形螺旋线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线圈有线串联中继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其军杨星钰丁李余振威邓浩哲张岳然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