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纤维条圈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7499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纤维条圈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涉及纺纱领域,纤维条圈绕装置包括输出单元,包括输出盘,所述输出盘上设置有纤维条输入口和与之连通的纤维条输出口,在所述纤维条输入口处设置有带动筒,所述带动筒与所述输出盘固定连接,且穿过所述纤维条输入口,所述带动筒由第一电机驱动,在所述纤维条输出口处还设置有按压输出对,用于输出纤维条;圈条传动单元,包括横移固定盘、设置于所述横移固定盘底部的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横移固定盘顶部的承载组件,以及设置于所述承载组件顶部的条筒。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纤维条在条筒内密度分布更加均匀的圈绕,大幅提高条筒容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纱,特别是一种纤维条圈绕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近几年来传统纺纱产业的面貌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对于普梳纱生产系统,纺纱流程包括开清、梳棉、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其中实现了开清和梳棉相互连接的清梳联系统已广泛使用,实现了粗纱和细纱连接的粗纱联系统正在逐渐的推广,实现了细纱和络筒连接的细络联系统也逐渐的一些企业推广使用,而对于梳棉、并条、粗纱之间的连接目前尚未成熟。对于精梳纱生产系统,纺纱流程包括开清、梳棉、精梳准备和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同样的,对于梳棉、精梳、并条、粗纱之间的连接目前尚未成熟。

2、条子是纺纱加工过程中的最重要的半制品之一,其涉及梳棉、精梳、并条三大工序,生产过程中制得的条子需要有序的圈绕在一定直径的条筒内,传统的圈条过程中,条子圈绕过程中需要条子的输出机构圈条盘与条筒协同转动实现,通过两者的协同转动使得条子按照一定的椭圆形结构连续的且相互之间不完全叠合的圈绕在条筒内,因此需要对位于条筒上部的圈条盘与条筒共同传动。同时由于目前条子在条筒中的圈绕方式,使得圈绕在条筒中的条子的密度分布很不均匀,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动筒(102)的外部还套设有输入筒(104),所述输入筒(104)与所述输出盘(101)转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输出对(104)包括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和按压输出被动辊(104b),在所述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套(104c),在所述按压输出被动辊(104b)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套(104d),所述第一固定套(104c)均固定在所述纤维条输出口(101b)的侧边,且所述第一固定套(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带动筒(102)的外部还套设有输入筒(104),所述输入筒(104)与所述输出盘(101)转动配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输出对(104)包括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和按压输出被动辊(104b),在所述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固定套(104c),在所述按压输出被动辊(104b)的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第二固定套(104d),所述第一固定套(104c)均固定在所述纤维条输出口(101b)的侧边,且所述第一固定套(104c)和所述第二固定套(104d)分别与所述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以及所述按压输出被动辊(104b)转动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固定套(104d)与输出盘(101)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105),在所述第一固定套(104c)和所述第二固定套(104d)上还均设置有磁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条圈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盘(101)的底部还固定设置有输出连接轴(107),所述连接轴(107)与所述按压输出主动辊(104a)通过伞形齿轮组(108)传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纤维条圈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旭中刘新金陆惠文姚业冲孙丰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