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速干兼具抗静电防尘的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面料技术

技术编号:418723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湿速干兼具抗静电防尘的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面料,包括如下步骤:S1、利用反应单体、水溶解单体和分散单体原位聚合后切片制得改性锦纶切片;S2、以聚氯乙烯切片为芯层原料,以改性锦纶切片为皮层原料,纺丝卷绕得到异型截面复合长丝,卷绕方式为绞纱;S3、以绞纱状态进行前处理获得叶瓣开孔的复合长丝;S4、制成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单体以及绞纱碱处理协同配合实现碱溶性改性尼龙及实现了开孔与沟槽连通,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水分吸收积蓄在孔里以及仅靠芯吸效应排汗、排汗效果一般的技术缺陷,相比筒子长丝处理而言避免了内外层复合长丝微孔数量与质量上的差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吸湿速干兼具抗静电防尘的纱线及其制备方法和面料


技术介绍

1、纺织品要求具有良好的舒适性以及功能性,尼龙纤维它具有天然凉感、同时由于其模量比较低,因此由其制成的面料柔软、有弹性,但由于尼龙纤维的回潮率高至4.5%,汗水会锁在纤维内层,导致尼龙纤维吸湿速干性差,因此,穿着由尼龙纤维制成的面料运动流汗时面料容易粘身,不能保持身体干爽。而现有技术中并未提出兼具吸湿速干和抗静电防尘功能为一体的尼龙纱线,亟需研发一种吸湿速干兼具抗静电防尘的纱线和面料。

2、关于抗静电防尘方面,目前主要通过如下三种技术实现:第一类是金属导电纤维,由其制成的服装具有较好的抗静电能力,但成本高、手感差、不能染色等问题使得其推广较为缓慢,在特种行业防护服上有较好的应用,但在常规服装领域并不多见;第二类是在纺丝过程中添加炭黑或其它导电粉体,也有的是添加一定量的抗静电剂,使得其制备的纤维及其面料、服装制成品具有一定的抗静电性能,但由于导电粉体的存在,纤维往往会带上一定的颜色或者抗静电效果一般,第三类是纤维制成品在后整理进行抗静电助剂涂层处理,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湿速干兼具抗静电防尘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速干兼具抗静电防尘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体为己内酰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速干兼具抗静电防尘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原位聚合过程为:经过预热器加热到160℃-200℃,预热后的己内酰胺、水溶解单体以及分散单体经过静态混合器混合,进入带有搅拌的聚合器,在氮气保护下反应,反应温度240℃-300℃,物料从聚合器底部排出,经熔体齿轮泵输送,铸带、切粒后进入预萃取罐、萃取塔、干燥塔,干燥温度120℃-180℃,离开干燥塔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湿速干兼具抗静电防尘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速干兼具抗静电防尘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单体为己内酰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湿速干兼具抗静电防尘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的原位聚合过程为:经过预热器加热到160℃-200℃,预热后的己内酰胺、水溶解单体以及分散单体经过静态混合器混合,进入带有搅拌的聚合器,在氮气保护下反应,反应温度240℃-300℃,物料从聚合器底部排出,经熔体齿轮泵输送,铸带、切粒后进入预萃取罐、萃取塔、干燥塔,干燥温度120℃-180℃,离开干燥塔进入冷却塔,冷却后得到共聚物成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速干兼具抗静电防尘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溶解单体为乙烯基咪唑和/或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所述分散单体包括乙烯醇和丙烯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湿速干兼具抗静电防尘的纱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锦纶切片中还加入乙醇锆或氧化锆,乙醇锆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佳佳童清锦陈志鹏陈玲玲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海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