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7213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包括:收集变电站站址雷电地闪密度,确定变电站雷电安全运行年数;根据变电站初步布置尺寸,确定变电站遭受雷电安全运行年数的雷击时,对应的大于临界电流雷击的地闪密度;根据大于临界电流雷击的地闪密度和站址雷电地闪密度,确定出现大于临界电流雷击的概率和临界电流雷击的雷电流幅值;确定避雷线塔的分流系数,并计算经过避雷线分流后的校验电流幅值;结合避雷线塔接地型式和被保护物的最高运行电压,按照分流后的校验电流幅值,确定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间净空距离的最小取值。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输出结果对变电站布局进行设计可以在保证防雷可靠性的同时节省变电站的整体占地尺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电站防雷设计,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1、变电站和换流站常采用直击雷保护装置进行防雷保护,保护装置主要有避雷针和避雷线两种。避雷针保护方式在站内设置若干独立或者构架避雷针,通过避雷针顶部尖端引雷。避雷线保护方式在站内设置若干独立或者构架避雷线塔,避雷线塔之间拉避雷线,电气设施通过上方避雷线进行保护。目前规范规定的防雷计算方法有折线法和滚球法两种,折线法以避雷针为轴线的保护范围为圆锥体,而滚球法以保护雷电流对应的滚球进行校验,不被滚球滚到的区域即为保护范围。由于滚球法可以较好的模拟雷电先导的绕击作用,在对防雷要求高的变电站和换流站内广泛采用,而采用避雷线保护可以较好的防护侧击雷的作用。

2、避雷线在遭受雷击时,雷电流将沿着避雷线和避雷线塔进行传播,由于避雷线塔接地电阻和杆塔本身电感的存在,雷电流将在避雷线塔上产生雷电过电压。如避雷线塔距离被保护物过近,将导致两者间的空气间隙被击穿,从而威胁被保护设备的安全。

3、在现有设计规范中,仅规定了独立避雷针距离被保护物在空气中的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变电站每年遭受雷击导致间隙击穿的次数与大于临界电流雷击的地闪密度的关系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变电站每年遭受雷击导致间隙击穿的次数与大于临界电流雷击的地闪密度的关系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避雷线塔与被保护物雷电反击距离的确定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毅吴怡敏丁晓飞骆玲樊艳曾捷冯千秀李良霄魏晓斌龚琳珺朱忻悦牟婷婷谈东林唐浩龙吴丽新刘小凡唐紫嫱张文韬苏林赵宇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