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油田采集,尤其涉及一种电潜螺杆泵气液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无杆举升装备的不断发展,电潜直驱螺杆泵技术应用范围逐步扩大,该技术能大幅提高机采系统综合效率,节省能耗,同时对于斜井、大斜度井、水平井等特殊结构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但是随着开发对象的不断扩大,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生产井产气情况,例如,co2压裂生产井、气驱生产井、排水采气井以及其他常规出气采油井等。出气井尤其是高气液比井对于螺杆泵橡胶寿命影响较大,因此减少气体进入螺杆泵,实现气液高效分离是实现电潜螺杆泵在出气井长期稳定工作的重要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2、一种电潜螺杆泵气液分离装置,包括:潜油螺杆泵驱动模块以及气液旋流分离模块,所述潜油螺杆泵驱动模块向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提供动力;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包括气相出口以及液相出口,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的一端设有螺杆泵模块,螺杆泵模块的入口与液相出口连接,所述潜油螺杆泵驱动模块还用于向螺杆泵模块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潜螺杆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油螺杆泵驱动模块(1)以及气液旋流分离模块(2),所述潜油螺杆泵驱动模块(1)向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2)提供动力;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2)包括气相出口以及液相出口,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2)的一端设有螺杆泵模块,螺杆泵模块的入口与液相出口连接,所述潜油螺杆泵驱动模块(1)还用于向螺杆泵模块输出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潜螺杆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2)包括旋流分离装置外壳(11)、螺旋流道(12)、空心导锥(13)以及导气流道外管(14),所述旋流分离装置外壳(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潜螺杆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潜油螺杆泵驱动模块(1)以及气液旋流分离模块(2),所述潜油螺杆泵驱动模块(1)向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2)提供动力;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2)包括气相出口以及液相出口,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2)的一端设有螺杆泵模块,螺杆泵模块的入口与液相出口连接,所述潜油螺杆泵驱动模块(1)还用于向螺杆泵模块输出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潜螺杆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2)包括旋流分离装置外壳(11)、螺旋流道(12)、空心导锥(13)以及导气流道外管(14),所述旋流分离装置外壳(11)上设有入液口(1101),所述旋流分离装置外壳(11)内自所述入液口(1101)朝向所述潜油螺杆泵驱动模块(1)方向依次设置有螺旋流道(12)、导气流道外管(14)以及空心导锥(13),所述空心导锥(13)具有入口端以及出口端,所述空心导锥(13)与所述导气流道外管(14)的出口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潜螺杆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导锥(13)与所述导气流道外管(14)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螺旋流道(12)与所述导气流道外管(14)之间也具有间隙,两个间隙均为气相排出通道,所述空心导锥(13)内设有液相排出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潜螺杆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潜油螺杆泵驱动模块(1)包括传动轴(4),所述传动轴(4)插设在气液旋流分离模块(2)内,所述传动轴(4)的一端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传动轴(4)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杆泵模块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潜螺杆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2)还包括捕集循环再分离调控模块(3),所述捕集循环再分离调控模块(3)通过所述潜油螺杆泵驱动模块(1)驱动,所述捕集循环再分离调控模块(3)设置在所述空心导锥(13)的入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潜螺杆泵气液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旋流分离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扬,刘合,曹刚,裴晓含,贾德利,杨清海,苏健,孟思炜,俞佳庆,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