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装配方法和可调电磁吸装置的确定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711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装配方法和可调电磁吸装置的确定方法。电池模组包括电芯组、与所述的电芯组连接的汇流板槽、以及用于给予所述的电芯组预紧力的可调电磁吸装置;所述的汇流板槽与所述的可调电磁吸装置电连接,通过电芯组的放电电流调节可调电磁吸装置与电芯组的预紧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模组,通过利用可调电磁吸装置中通电螺线管主体产生的磁场强度大小依据放电电流大小实时变化的响应机制,实现了对电芯组预紧力大小的动态调整,进而兼顾了电池在不同放电电流下对预紧力的不同要求,保证了电池在发挥出色功率能力的同时,还能兼具较长的循环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模组及装配方法和可调电磁吸装置的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快速增长,市场对于其主要动力来源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拥有较长的循环寿命,又要兼具较高的大电流脉冲放电功率,以提升汽车启停、加速及爬坡等大功率电流输出能力。目前,锂离子电池在进行模组设计时,会设置一定的预紧力,虽然施加预紧力将有助于减小循环过程中的内阻增长率,延长电池循环寿命,但是在大电流脉冲放电时,预紧力的施加会降低锂离子扩散动力学,加剧大电流下的电池极化现象,影响电池功率能力的发挥,从而限制汽车的加速、爬坡等能力。所以,亟需一种预紧力动态可调节的锂离子电池模组装置,能够根据实际放电反馈电流控制预紧力的大小,帮助电池在不同工况下发挥出最佳的性能。

2、cn214477702u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模组预紧结构,该结构通过将上、下固定盖可调节地螺纹连接于后安装端板,以实现对模组内部堆叠电芯的预紧力调节,并对其起到稳固和保护作用。但其只能在电池使用前(模组装配时)进行调节,后期电池使用时无法实现动态调节。cn1163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组、与所述的电芯组连接的汇流板槽、以及用于给予所述的电芯组预紧力的可调电磁吸装置;所述的汇流板槽与所述的可调电磁吸装置电连接,通过电芯组的放电电流调节可调电磁吸装置与电芯组的预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电磁吸装置包括螺线管主体、设置在所述的螺线管主体前侧的螺线管前侧板、设置在所述的螺线管主体后侧并通过弹簧与所述的螺线管前侧板连接的可移动磁吸板;所述的可移动磁吸板通过滑动装置在所述的螺线管前侧板与电芯组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装置为滑杆;所述的滑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芯组、与所述的电芯组连接的汇流板槽、以及用于给予所述的电芯组预紧力的可调电磁吸装置;所述的汇流板槽与所述的可调电磁吸装置电连接,通过电芯组的放电电流调节可调电磁吸装置与电芯组的预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电磁吸装置包括螺线管主体、设置在所述的螺线管主体前侧的螺线管前侧板、设置在所述的螺线管主体后侧并通过弹簧与所述的螺线管前侧板连接的可移动磁吸板;所述的可移动磁吸板通过滑动装置在所述的螺线管前侧板与电芯组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装置为滑杆;所述的滑杆穿过所述的可移动磁吸板且前后端分别与螺线管前侧板以及后端板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流板槽设置在所述的电芯组两侧;所述的可调电磁吸装置设置在所述的电芯组前侧;所述的可调电磁吸装置后侧设置有后端板;通过汇流板槽、可调电磁吸装置、以及后端板对所述的电芯组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线管主体后侧设置有螺线管后侧板;所述的螺线管后侧板上设置有防撞垫。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的电芯组左侧的汇流板槽为左汇流板槽、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琪马洪运王知常郑安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