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紫外Micro-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87102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7-02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紫外Micro‑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其显示屏包括Micro‑LED阵列单元和设在该Micro‑LED阵列单元出光侧的微透镜阵列单元,所述Micro‑LED阵列单元包括第一基板和若干呈蜂窝状布置在该第一基板上的Micro‑LED,所述微透镜阵列单元包括设在Micro‑LED阵列单元表面的第二基板和若干布置在该第二基板上的微透镜,所述微透镜与各Micro‑LED一对一布置,各微透镜将对应Micro‑LED射出的光源压缩成平行于同一方向布置的椭圆形光斑,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平行于同一方向上的两相邻Micro‑LED的轴心连接线布置,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不小于两相邻Micro‑LED中心距的两倍。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同等条件下,其打印精度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固化3d打印,尤其涉及一种紫外micro-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积层制造,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相比于传统的减材制造方式,3d打印因具有降低制造复杂度、可改善难加工材料的可加工性、降低了产品研发成本以及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的优势,被广泛运用。其中激光固化成型是3d打印中成本较低、生产效率、成型质量较高的技术之一,因此在个人、商用、工业市场中具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和前景。

2、目前,光固化3d打印技术主要有以液态光敏树脂为基体的立体光刻技术(sla)、数字光处理技术(dlp)、选择性区域透光技术(lcd)三种。其中,具有速率快、能耗小、精度高等优势的lcd技术,是目前最新颖和市场运用最多的光固化3d打印技术。它的成型原理是紫外灯发出光源,然后通过液晶屏“切割”出每一层形状的光源,投射到离型膜上,一次性固化将整个层面进行固化,层层叠加,直至完成。

3、打印精度作为判断一种光固化3d打印技术好坏的重要标准,通常跟光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紫外Micro-LED芯片,包括Micro-LED阵列单元(1)和设在该Micro-LED阵列单元出光侧的微透镜阵列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Micro-LED阵列单元包括第一基板(11)和若干呈蜂窝状布置在该第一基板上的Micro-LED(12),所述微透镜阵列单元包括设在Micro-LED阵列单元表面的第二基板(21)和若干布置在该第二基板上的微透镜(22),所述微透镜与各Micro-LED一对一布置,各微透镜将对应Micro-LED射出的光源压缩成平行于同一方向布置的椭圆形光斑(3),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平行于同一方向上的两相邻Micro-LED的轴心连接线布置,所述椭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外micro-led芯片,包括micro-led阵列单元(1)和设在该micro-led阵列单元出光侧的微透镜阵列单元(2),其特征在于:所述micro-led阵列单元包括第一基板(11)和若干呈蜂窝状布置在该第一基板上的micro-led(12),所述微透镜阵列单元包括设在micro-led阵列单元表面的第二基板(21)和若干布置在该第二基板上的微透镜(22),所述微透镜与各micro-led一对一布置,各微透镜将对应micro-led射出的光源压缩成平行于同一方向布置的椭圆形光斑(3),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平行于同一方向上的两相邻micro-led的轴心连接线布置,所述椭圆形光斑的长轴不小于两相邻micro-led中心距的两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micro-led芯片,其特征在于:相邻micro-led间的距离为10μm量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紫外micro-led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的边缘向micro-led阵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炼成姜行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