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压铸模具导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6364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35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五金压铸模具导向结构,包括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所述上模具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导杆。该五金压铸模具导向结构,当合模时,导杆会插入插槽的内部起到导向作用,当导杆插入到插槽槽底时,会推动移动板,从而使按压板按压储油囊,将储油囊内的润滑液从出油管挤出涂到抹油板上,从而涂在导杆的表面,通过该结构能够在合模过程中对导杆实现自润滑的过程,脱模后,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使移动板和按压板复位,在下一次合模时,能够再次挤压储油囊实现自润滑的过程,以此能够保证导杆得到充分的润滑和维护,以减小摩擦和磨损,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冲压模具,具体为五金压铸模具导向结构


技术介绍

1、模具是用于加工零件的一种装置,其定位精度和稳定性对于零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模具导向结构通过确定模具的位置和运动轨迹来实现对零件的精确定位和控制,从而保证了加工后零件的精度和准确性,同时,模具导向结构还可以防止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偏移、错位等情况,从而避免了因模具位置不当而引起的浪费和损失。

2、专利号为cn216420831u公开的一种设有导向柱结构的定位模具,通过设置有下模具、下模槽、导向柱本体、升降槽、顶动板、升降件、连通槽、连动件、滑动板、导向定位插槽和复位挤压件,使本设有导向柱结构的定位模具不仅可以进行导向定位,而且在导向柱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控制脱模机构进行操作,使冲压完毕的模具能够进行脱模操作,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导向柱的使用性能和实用性,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3、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模具中的导杆在模具运动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载荷和摩擦力,如果没有进行适当的润滑,就会容易产生剧烈的摩擦和磨损,长时间的使用会导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五金压铸模具导向结构,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2),所述上模具(2)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导杆(3),所述下模具(1)的顶端四角处均开设有插槽(4),所述插槽(4)与导杆(3)的型号相吻合,所述插槽(4)的内壁设置有抹油板(5),所述抹油板(5)的一侧表面与导杆(3)的表面贴合,所述插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20),所述移动板(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16),所述插槽(4)的下方开设有空腔(14),所述空腔(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油囊(15),所述储油囊(15)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7),所述出油管(17)的一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五金压铸模具导向结构,包括下模具(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上方设置有上模具(2),所述上模具(2)的底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导杆(3),所述下模具(1)的顶端四角处均开设有插槽(4),所述插槽(4)与导杆(3)的型号相吻合,所述插槽(4)的内壁设置有抹油板(5),所述抹油板(5)的一侧表面与导杆(3)的表面贴合,所述插槽(4)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移动板(20),所述移动板(2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按压板(16),所述插槽(4)的下方开设有空腔(14),所述空腔(14)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储油囊(15),所述储油囊(15)的两侧表面均固定连接有出油管(17),所述出油管(17)的一端与抹油板(5)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储油囊(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进油管(9),所述下模具(1)的一侧表面插接有进油管(9),所述进油管(9)的一端贯穿于储油囊(15)的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金压铸模具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具(1)的顶端开设有冲压槽(7),所述上模具(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冲压块(13),所述冲压块(13)与冲压槽(7)的型号相吻合,所述下模具(1)的两侧表面均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可成陈新员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燊华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