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桥梁高墩的爬滑结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86164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高墩模板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桥梁高墩的爬滑结合系统。一种用于桥梁高墩的爬滑结合系统,包括爬升架体和框架梁,爬升架体顶部设有顶平台,框架梁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主平台、吊平台一和吊平台二,主平台、吊平台一和吊平台二内侧依次设有外模板和内模板,爬升架体包括多个支撑杆、多个横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纵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提升吊杆及连接构件,支撑杆下部设有爬升千斤顶,横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和纵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上分别设有吊点,吊点配合电动葫芦用于外模板和内模板的滑升。本发明专利技术兼具爬模与滑模优点,装、拆方便,可多次周转使用,能同时提高桥梁高墩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高墩模板施工,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桥梁高墩的爬滑结合系统


技术介绍

1、为跨越复杂的地形,桥梁墩柱高度越来越高,产生很多高墩桥梁,这对墩柱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2、目前,现有的桥梁高墩多采用液压滑升模板法、爬升模板法、翻升模板法施工。其中,滑模法施工对施工连续性要求过高,易造成施工人员疲劳、不可预见性多,同时多台千斤顶同步顶升困难易造成偏位,控制难度大且滑升设备复杂、对构件截面同一性要求较高、施工投入过大;爬模法施工中爬升支架结构复杂、不利于多工作面循环施工、费用投入过大;翻模法施工中其模板上下节段间接缝控制不好容易出现错台,墩身平面位置不好控制,模板周围的操作平台不好搭设,人工拼装与拆卸模板时若操作不当易发生安全事故,且该模板本身抗风性能差。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桥梁高墩的爬滑结合系统,该系统兼具爬模与滑模优点,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成本低,整体性好,装、拆方便,可多次周转使用,可同时提高桥梁高墩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2、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桥梁高墩的爬滑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爬升架体和框架梁(6),所述爬升架体顶部设有顶平台(19),所述框架梁(6)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主平台(20)、吊平台一(21)和吊平台二(22),所述主平台(20)、吊平台一(21)和吊平台二(22)为回字形,回字形内侧依次设有外模板(7)和内模板(8),所述爬升架体包括多个支撑杆(1)、多个横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3)、纵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4)、提升吊杆及连接构件(5),所述支撑杆(1)下部设有爬升千斤顶(2),所述横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3)上方固定连接有所述纵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4),下方固定连接有所述提升吊杆及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桥梁高墩的爬滑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爬升架体和框架梁(6),所述爬升架体顶部设有顶平台(19),所述框架梁(6)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主平台(20)、吊平台一(21)和吊平台二(22),所述主平台(20)、吊平台一(21)和吊平台二(22)为回字形,回字形内侧依次设有外模板(7)和内模板(8),所述爬升架体包括多个支撑杆(1)、多个横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3)、纵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4)、提升吊杆及连接构件(5),所述支撑杆(1)下部设有爬升千斤顶(2),所述横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3)上方固定连接有所述纵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4),下方固定连接有所述提升吊杆及连接构件(5),所述提升吊杆及连接构件(5)下部与框架梁(6)连接,所述横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3)和纵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4)上分别设有吊点,所述吊点配合电动葫芦用于外模板(7)和内模板(8)的滑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用于桥梁高墩的爬滑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3)包括横桥向承重主梁(31),所述横桥向承重主梁(31)为背对背槽钢形式,其腹板位置设有孔口,所述横桥向承重主梁(31)内连接有横向主梁钢箱一(32)、横向主梁钢箱二(35)、纵横向主梁连接钢箱(311)箱体下半部分及横向主梁内置方钢管(37),横向主梁钢箱一(32)、横向主梁钢箱二(35)、纵横向主梁连接钢箱(311)及横向主梁内置方钢管(37)分别采用螺栓与横桥向承重主梁(31)固定连接,所述横向主梁钢箱一(32)的上下箱面分别焊有横向主梁耳板一(33)、横向主梁耳板二(34);所述横向主梁钢箱二(35)的下箱面焊有横向主梁吊耳一(36);所述横向主梁内置方钢管(37)横桥向外侧焊有横向主梁耳板三(38),横桥向内侧焊有横向主梁连接方钢管一(39),其内套横向主梁连接方钢管二(310),所述横向主梁耳板三(38)通过横向主梁连接斜杆一(312)、横向主梁连接斜杆二(313)与横向主梁耳板一(33)采用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用于桥梁高墩的爬滑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桥向承重主梁及连接构件(4)包括纵桥向承重主梁(41),所述纵桥向承重主梁(41)为背对背槽钢形式,其腹板位置设有孔口,所述纵桥向承重主梁(41)内设有纵向主梁钢箱一(42)、纵向主梁钢箱二(43)、纵横向主梁连接钢箱(311)箱体上半部分及纵向主梁内置方钢管(47),纵向主梁钢箱一(42)、纵向主梁钢箱二(43)、纵横向主梁连接钢箱(311)及纵向主梁内置方钢管(47)采用螺栓与纵桥向承重主梁(41)相连接,所述纵向主梁钢箱一(42)的上下箱面分别焊有纵向主梁耳板一(43)、纵向主梁耳板二(44);所述纵向主梁钢箱二(45)的下箱面焊有纵向主梁吊耳一(46);所述纵向主梁内置方钢管(47)纵桥向外侧焊有纵向主梁耳板三(48),纵桥向内侧焊有纵向主梁连接方钢管一(49),其内套纵向主梁连接方钢管二(410),所述纵向主梁耳板三(48)通过纵向主梁连接斜杆一(411)、纵向主梁连接斜杆二(412)与纵向主梁耳板一(43)采用螺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用于桥梁高墩的爬滑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吊杆及连接构件(5)包括两根提升吊杆(51),两根所述提升吊杆(51)之间在对齐框架梁(6)位置处焊有加强连接上弦杆(52)、加强连接下弦杆(53),加强连接上弦杆(52)、加强连接下弦杆(53)间焊有剪刀撑(54),所述提升吊杆及连接构件(5)中两根提升吊杆(51)间在对齐框架梁(6)的框架梁上弦杆(61)、框架梁下弦杆(62)处,杆身上焊有提升吊杆方钢管(55),所述提升吊杆及连接构件(5)中两根提升吊杆(51)间在设置吊平台一(21)位置处焊有吊平台一支撑连杆(58),在设置吊平台二(22)位置处焊有吊平台二支撑连杆(59),所述提升吊杆(51)在靠桥梁墩柱侧与支撑连杆(58)对应位置处焊有耳板四(56);所述提升吊杆(51)在靠桥梁墩柱侧与二支撑连杆(59)对应位置处焊有滚轮构件(510),所述耳板四(56)栓接有连接契块(5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用于桥梁高墩的爬滑结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主梁耳板二(34)与提升吊杆(51)上部端头螺栓连接;所述横向主梁吊耳一(36)设为吊点,配合电动葫芦用于外模板(7)、内模板(8)滑升;所述横向主梁连接方钢管一(39)与横向主梁连接方钢管二(310),其腹板位置设有孔口,采用螺栓将两者间不同位置处孔口相连接,实现自由伸缩而调节连接长度;所述纵向主梁耳板二(44)与提升吊杆(51)上部端头螺栓连接;所述纵向主梁吊耳一(46)设为吊点,配合电动葫芦用于外模板(7)、内模板(8)滑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俊波王鸿儒杨帆帆李小彤王志鹏党禹京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