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梁悬架总成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519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扭力梁悬架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所述扭力梁悬架总成,包括:扭力梁本体;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安装于所述扭力梁本体,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件和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弹性件内;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安装于所述扭力梁本体,所述减振器设置为从下往上朝后倾斜延伸。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扭力梁悬架总成,通过将减振器设置为从下往上朝后倾斜延伸,同时缓冲件安装于弹性件内,可以减小扭力梁悬架总成在整车高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从而可以减小扭力梁悬架总成对车辆后排的占用空间,增大车辆后排的空间,实现提升车辆的空间利用率的效果,利于提升车辆后排的乘坐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制造,尤其涉及一种扭力梁悬架总成和具有该扭力梁悬架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1、汽车悬架是底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底盘性能的关键系统,现有技术中的扭力梁悬架系统布置占据空间较大,会侵占车辆的后排座椅的部分空间,从而导致后排座椅的空间较小,且不能满足车辆后地板高度比传统车辆低的情况,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扭力梁悬架总成,所述扭力梁悬架总成能够减小在整车高度和宽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从而增大车辆后排的空间,提高用户舒适度。

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扭力梁悬架总成,包括:扭力梁本体;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安装于所述扭力梁本体,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弹性件和缓冲件,所述缓冲件的至少部分安装于所述弹性件内;减振器,所述减振器安装于所述扭力梁本体,所述减振器设置为从下往上朝后倾斜延伸。

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的扭力梁悬架总成,通过将减振器设置为从下往上朝后倾斜延伸,同时缓冲件安装于弹性件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扭力梁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构造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扭力梁本体相连,所述缓冲件构造为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弹簧内且下端连接于所述扭力梁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力梁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包括柱状部和托盘部,所述柱状部的底部与所述扭力梁本体相连,所述托盘部安装于所述柱状部的上端且用于支撑车体,且所述托盘部支撑于所述弹簧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本体构造为拱形结构。

<p>5.根据权利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扭力梁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构造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与所述扭力梁本体相连,所述缓冲件构造为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弹簧内且下端连接于所述扭力梁本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扭力梁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块包括柱状部和托盘部,所述柱状部的底部与所述扭力梁本体相连,所述托盘部安装于所述柱状部的上端且用于支撑车体,且所述托盘部支撑于所述弹簧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力梁本体构造为拱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力梁悬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相对于竖直方向的倾斜角为α,且满足:5°<α≤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帅潘筱程彦康张晨宋朝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