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门内板组件、车门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5137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8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门内板组件、车门和车辆,所述车门包括:外结构板、内结构板和密封件,所述内结构板设于所述外结构板的内侧且与所述外结构板限定出门腔,所述内结构板和所述外结构板中的一者的外边沿设有搭接部,另一者上设有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相比于所述搭接部更靠近所述门腔,至少部分所述密封件设于所述搭接部和所述配合部之间,且所述搭接部安装在所述密封件内。本技术的车门内板组件有利于提高密封效果,整体性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内板组件、车门和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各大厂家都在研发设计新型的汽车以适应顾客多元化的需求。因而,汽车车门的外型也在发生着变化。车门包括内板和外板,内板和外板之间形成腔体以用于放置其他零部件。为满足车门的门腔具有较高深度的需求,需要对车门内板进行分体式设计。

2、在相关技术中,内板中的外结构板和内结构板之间的拼接位置的密封效果欠佳,导致灰尘或污水容易进入至门腔内,并且外结构板和内结构板拼接位置裸露,导致车门的整体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有利于提高密封效果,整体性较好的车门内板组件。

3、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门。

4、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车辆。

5、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车门内板组件包括:外结构板:内结构板,所述内结构板设于所述外结构板的内侧且与所述外结构板限定出门腔,所述内结构板和所述外结构板中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包括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所述第一密封部(31)设于所述搭接部(21)和所述配合部(11)之间,所述第二密封部(32)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31)背离所述配合部(11)的一侧,且适于与车身(7)相抵,所述第二密封部(32)与所述第一密封部(31)限定出插接槽(33),所述搭接部(21)插入至所述插接槽(3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21)和所述配合部(11)之间设有密封胶层(2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3)包括第一密封部(31)和第二密封部(32),所述第一密封部(31)设于所述搭接部(21)和所述配合部(11)之间,所述第二密封部(32)设于所述第一密封部(31)背离所述配合部(11)的一侧,且适于与车身(7)相抵,所述第二密封部(32)与所述第一密封部(31)限定出插接槽(33),所述搭接部(21)插入至所述插接槽(33)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21)和所述配合部(11)之间设有密封胶层(2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结构板(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2),所述内结构板(2)上设有第二连接部(23),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3)均设于所述门腔(25)内,所述第一连接部(1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3)可拆卸地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内板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接部(21)设于所述内结构板(2)上,所述配合部(11)设于所述外结构板(1)上,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与所述配合部(11)相连且形成定位凸(1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