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片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及高功率软包锂离子电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4822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7 1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极片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及高功率软包锂离子电池,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电极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第一电极膜层、集流体、第二电极膜层的顺序放入层压机内,进行压制成型,使得所述集流体两侧的第一电极膜层以及第二电极膜层将集流体边缘处进行包覆,得到干法正极/负极电极片;将干法电极膜正反面交替叠放m层得到第一电极膜层,将干法电极膜正反面交替叠放n层得到第二电极膜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同侧干法电极膜依次正反面放置,可以消除辊压过程中出现的极片厚度不均匀现象,经过层压成型后,第一电极膜层或第二电极膜层可以均匀的向边缘处变形延展,将集流体裁剪的边缘处包覆,消除毛刺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尤其是涉及电极片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及高功率软包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近年来,新型干法电极制造技术兴起,采用无溶剂法制备出电极膜以后再与集流体黏合在一起形成电极,这种方法环境友好,且不需要蒸发溶剂,大大降低成本,且干法电极在制作过程不使用溶剂,黏结剂以纤维状态或片状存在,不影响活性材料颗粒间的内部接触,电极的导电性好、容量高、倍率性能好。

2、然而,目前干法电极膜基本都是直接与集流体辊压结合在一起,得到极片卷,由于干法电极膜存在厚薄不均匀的情况,通过图1可以看出,就会导致极片卷厚度不均匀的情况,在压制成型过程中,会出现延展不均匀,会出现明显凹陷、鼓凸等形变;且在一般叠片电池制作工序中,需要对极片卷进行分切和叠片,分切时铝箔或铜箔易出现毛刺等影响锂离子电池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电极片制备方法、制备装置及高功率软包锂离子电池,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2、电极片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按第一电极膜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极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电极片制备装置,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26)内开设有与其连通的多组排气孔(25),所述吸附盘(26)底部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排气孔(25)一一对应连通的射流通道(2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包括活动设置于固定柱(21)内部的移动筒(27),所述移动筒(27)具有输送气流的空腔,所述移动筒(27)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气流通道(211)内,所述移动筒(27)侧壁并靠近两端端部位...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极片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电极片制备装置,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盘(26)内开设有与其连通的多组排气孔(25),所述吸附盘(26)底部端面开设有与所述排气孔(25)一一对应连通的射流通道(2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片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件包括活动设置于固定柱(21)内部的移动筒(27),所述移动筒(27)具有输送气流的空腔,所述移动筒(27)的两端均延伸至对应的气流通道(211)内,所述移动筒(27)侧壁并靠近两端端部位置处开设有连通孔(271),所述固定柱(21)内且位于中部位置处开设有移动通道(213),所述移动筒(27)顶部并位于移动通道(213)内设置有连接管(23),所述固定柱(21)顶部居中处向上延伸设置有延伸筒(22),所述连接管(23)顶部贯穿固定柱(21)侧壁并延伸至延伸筒(22)内,所述延伸筒(22)侧壁设置有电动推杆(24),所述电动推杆(24)的伸缩端与连接管(23)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柱(21)内且位于移动通道(213)与气流通道(211)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道(212),所述电动推杆(24)推动移动筒(27)移动,使得移动筒(27)一端的连通孔(271)处于气流通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现宝马春响董捷卓振宇张兵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理士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