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享内存结构的多处理机通信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83231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基于共享内存结构的多处理机通信装置及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第一CPU和第二CPU,所述第一CPU上的一段内存空间映射到第二CPU的PCI地址空间上,形成一段所述第一CPU和第二CPU都可以访问的线性共享内存空间,实现信息共享,共享内存空间中设有用于所述第一CPU和第二CPU之间传送以太网报文的地址空间以及所述第一CPU和第二CPU上多任务间共享对象的地址空间,实现信息传递。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借鉴传统紧耦合模式特点上,结合商用操作系统,建立了双CPU之间基于共享内存结构的通信机制,在进行系统控制的同时实现了复杂数据的并行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电子系统中的机载计算机领域,特别涉及基于共享内存结构的多处理机通信技术的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成功,使得计算机系统由原来的单机计算模式发展成为多 处理机、网络以致分布式系统。广义上说,使用多台计算机协同工作来完成所要求的任务的 计算机系统都是多处理机系统。相对于单处理机系统而言,多处理机系统以多台处理机并 行工作来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可以利用系统内的多个CPU来并行执行用户的程序,以提 高系统的吞吐量或用来进行冗余操作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多处理机系统不失为一 个提升现有单处理机系统性能的解决方法。但是,如果不能实现分布式多处理机间的高速 数据交换,将成为制约多处理机系统性能的一个瓶颈。 针对分布式多处理机间数据通信的特点,分为两种体系结构紧耦合和松耦合。紧 耦合是通过共享主存实现处理机间的互相通信,处理机间的相互联系比较紧密。松耦合是 通过消息传递方式来实现处理机间的相互通信,而每个处理机是由一个独立性较强的计算 机模块组成。 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对机载计算机在处理能力,容错性和数据交换速度及可靠性 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原有的计算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共享内存结构的多处理机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CPU和第二CPU,所述第一CPU上的一段内存空间映射到第二CPU的PCI地址空间上,形成一段所述第一CPU和第二CPU都可以访问的线性共享内存空间;所述共享内存空间中设有用于所述第一CPU和第二CPU之间传送以太网报文的地址空间以及第一CPU和第二CPU上多任务间共享对象的地址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国栋崔亮徐世杰荆晶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