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体式投影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8074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分体式投影系统,属放映或观看用装置领域。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光学成像模块,其特征是信号处理模块单独设置于第一壳体内,构成独立存在的信号处理机,光学成像模块单独设置于第二壳体内,构成独立存在的光学成像机,在信号处理机中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设置第一连接端,在光学成像机中LCD/LCOS成像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设置第二连接端,其第一和第二连接端,经传输模块电连接。其将信号采集/处理模块和光学成像模块分离,使得光学成像模块单独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部件,且无繁复的多根信号输入线,投影机部分体积更小,更易安装,使其可以适应多种不同场合的需要。本系统可广泛用于各种液晶类投影装置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摄影、放映或观看用的装置或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影装置。
技术介绍
大屏幕投影显示系统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兴起的一个新兴行业,主要用于 电信电力网管监控、高速公路道路监控、公安、交警、消防重点部位监控、政府、银 行的等领域信息显示系统的应用。十多年来,大屏幕显示系统的产品不断发展和进步, 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
作为大屏幕显示系统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投影机,它的技术也经历几代发展的历史。投影机自问世以来发展至今已形成三大系列CRT (Cathode Ray Tube)阴极射线 管投影机、DLP (Digital Lighting Process)数字光处理器投影机和LCD (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投影机。CRT投影机采用技术与CRT显示器类似,是最早的投影技术。其优点是寿命长, 显示的图像色彩丰富,还原性好,具有丰富的几何失真调整能力;但是由于其制造技 术的制约,无法在提高分辨率的同时提高流明,直接影响CRT投影机的亮度值,且 其整机体积较大,操作起来比较复杂。DLP投影机的技术是反射式投影技术,是现在高速发展的投影技术。它的采用,使投影图像灰度等级、图像信号噪声比大幅度提高,画面质量细腻m定,尤其在播放动态视频有图像流畅,没有像素结构感,形象自然,数字图像还原真实精确,但是由 于出于成本和机身体积的考虑,目前DLP投影机多半采用单片DMD芯片设计,所以 在图像颜色的还原上比LCD投影机稍逊一筹,色彩不够鲜艳生动。LCD投影机的技术是透射式投影技术,目前最为成熟。投影画面色彩还原真实 鲜艳,色彩饱和度高,光利用效率很高,LCD投影机比用相同瓦数光源灯的DLP投 影机有更高的ANSI流明光输出,目前市场高流明的投影机主要以LCD投影机为主。 目前的投影机的机器壳体内,通常含有两大功能模块, 一个是信号采集/处理模 块,另一个为光学成像模块,其中信号采集/处理模块负责将各种规格/标准的视频信 号转换为可供光学成像模块中处理的驱动信号,并送入光学成像模块;而光学成像模块则根据信号采集/处理模块中送来的驱动信号,将视频电信号转换为人眼可识别光学 图像并输出。公告日为2001年12月5日、公告号为CN2464029Y的中国专禾U"LCD视频图像 投影机",公告日为2004年8月25日、公告号为CN 1164125C的中国专利"液晶显示 投影仪",公开日为2004年9月29日、公开号为CN1533167A中国专利申请"多功能 彩色数字投影机"以及公告日为2007年8月29日、公告号为CN 100334488C的中国 专利"LCD器件和LCD投影仪",可以作为有助于对现有技术的理解的
技术介绍
参考 文件。由于可供输入的视频信号的规格/标准非常繁多,造成了现有的投影机上往往要 连接很多根各种各样的信号线,或者是要为了提供信号输入的方便而牺牲了很多使阵J 的灵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体式投影系统,其将信号采集/处理模块 和光学成像模块分离,使得光学成像模块单独成为一个独立存在的实体部件,且由于 没有了繁复的多根信号输入线,投影机部分的体积更小,且变得更易安装,使其可以 适应多种不同场合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分体式投影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光学成像 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带有信号输入端口的信号输入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所述光学成像模块包括带有电源和散热组件的光源单元、光引擎单元和LCD/LCOS成像单元,其特征是所述的信号处理模块单独设置于第一容器/壳体内,构成独立存在的 信号处理机;所述的光学成像模块单独设置于第二容器/壳体内,构成独立存在的光学 成像机;在信号处理机中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设置第一连接端;在光学成像 机中LCD/LCOS成像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设置第二连接端;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连接端, 经传输模块电连接。进一步地,在所述信号处理机中信号处理单元的视频驱动信号输出端口,设置第 一连接端;在所述光学成像机中LCD/LCOS成像单元的视频驱动信号输入端口,设置 第二连接端。具体地,其视频驱动信号输出端口和/或视频驱动信号输入端口为LVDS接口 。 上述的第一和第二连接端,经无线传输模块或有线传输模块电连接。 其无线传输模块为无线并行传输电路或无线串行传输电路。其有线传输模块为LVDS连接线。更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学成像机上设置有悬挂/吊装组件。或者,在所述的光学成像机上设置有遥控水平/俯仰转动云台组件。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 将信号釆集/处理模块和光学成像模块分离,使得光学成像模块单独成为-个 独立存在的实体部件,光学成像机的体积大大縮小,使其可以适应多种不同场合的需 要;2. 光学成像机部分没有了繁复的多根信号输入线,变得更易安装,电源/电控/信 号的连接简洁,方便了使用者的操作,减少了发生故障的机率,有助于延长其使用寿 命;3. 由于光学成像机的整体体积縮小,吊装和遥控转动/摆动更容易实现,整机结 构更加简洁。4. 光学成像机中可以采用LED制备的光源,由于其寿命长、发热少,可以大大 减少对该系统的维护。附图说明图l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3是实施例的电原理方框图4为实施例的电路模块连接关系示意图。图中l为信号处理机,2为光学成像机,3为传输模块。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l中,目前的投影机内通常含有两大功能模块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和光学成 像模块,其中信号采集/处理模块负责将各种规格/标准的视频信号转换为可供光学成 像模块中处理的驱动信号,并送入光学成像模块中;而光学成像模块则根据信号采集 /处理模块中送来的驱动信号,将视频电信号转换为人眼可识别光学图像并输出。由于可供输入的视频信号的规格/标准非常繁多,造成了现有的投影机上往往要连 接很多根各种规格/标准的信号线,或者是要为了提供信号输入的方便而牺牲了很多使 用的灵活性。图2中,本技术方案将传统的信号采集及处理模块和光学成像模块分离,信号处 理模块单独设置于第一容器/壳体内,构成独立存在的信号处理机;光学成像模块单独设置于第二容器/壳体内,构成独立存在的光学成像机;两者之间的信号通过传输模块 电连接。其信号处理机的主要功能可以采集电视信号、有限电视信号、VGA视频信号、 S端口模拟信号,也可以直接采集电脑、笔记本和移动存储介质中的媒体视频信号, 然后转换为可供光学成像机中处理的驱动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至传输系统。在光学成像机上可以设置有悬挂/吊装组件。或者,在所述的光学成像机上设置有遥控水平/俯仰转动云台组件在信号处理机上,可以设置TV、 VGA、 DVI、 S端口、 HDMI、 USB、 SD等多种信号的端口插座,将原来接到投影仪上的多种信号线改接在信号处理机上,避免了在投影仪上连接多种信号线的弊端。传输模块负责将信号处理机传来的驱动信号发送至光学成像机。 光学成像机接收连接系统传送来的驱动信号后,通过光学成像系统输出可视的图像。在图3中,信号处理机单独设置于第一容器/壳体内,其包括由带有信号输入端口 的信号输入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处理模块;光学成像机单独设置于第二容器/ 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投影系统,包括信号处理模块和光学成像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带有信号输入端口的信号输入单元和信号处理单元,所述光学成像模块包括带有电源和散热组件的光源单元、光引擎单元和LCD/LCOS成像单元,其特征是: 所述的信号处理模 块单独设置于第一容器/壳体内,构成独立存在的信号处理机; 所述的光学成像模块单独设置于第二容器/壳体内,构成独立存在的光学成像机; 在信号处理机中信号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设置第一连接端; 在光学成像机中LCD/LCOS成 像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设置第二连接端; 所述的第一和第二连接端,经传输模块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虞禅徐跃吕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生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