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用减振器的,特别是涉及一种空簧活塞一体式减振器结构。
技术介绍
1、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从之前的代步工具逐渐向驾乘舒适性、操纵稳定性方面转变,传统的汽车悬架已无法满足现阶段人们的需求,由于悬架参数不可调,螺旋弹簧刚度不可变,只有在特定的道路状态和行驶速度下达到最佳性能,无法兼顾舒适性与操稳性。为解决整车舒适性与操稳性不兼顾问题,可以利用空气弹簧来替代螺旋弹簧,利用空气弹簧的非线性刚度特征实现悬架的刚度可调,从而达到舒适性与操稳性的最优化。
2、汽车空气弹簧从与减振器的关系上可分为空气弹簧与减振器集成布置结构和空气弹簧与减振器分体布置结构,其中空气弹簧与减振器集成时,需要先在贮油筒筒外壁装配空气弹簧活塞,然后再装配空气弹簧。空气弹簧活塞的设置主要目的是将空气弹簧的气室和外界隔绝,同时通过调整空气弹簧活塞的截面积改变空气弹簧刚度,但是空气弹簧活塞装配形成的减振器不仅增加了减振器重量较重、成本,而且在空气弹簧活塞实现其密封功能时,其需要密封装配的距离长即需要密封装配的面积较大,装配工艺难度较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簧活塞一体式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簧活塞一体式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油筒(13)依次包括导向器段(131)、仿形段(132)和下段(133),所述活塞杆(12)的内端沿所述贮油筒(13)的中心轴从所述导向器段(131)穿入并延伸至所述下段(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簧活塞一体式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簧组件(2)还包括缓冲块(22),所述缓冲块(22)设于所述上座(21)的气室内,所述活塞杆(12)的伸出端轴向向外延伸出所述贮油筒(13)的所述导向器段(131)、且轴向贯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簧活塞一体式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簧活塞一体式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油筒(13)依次包括导向器段(131)、仿形段(132)和下段(133),所述活塞杆(12)的内端沿所述贮油筒(13)的中心轴从所述导向器段(131)穿入并延伸至所述下段(13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簧活塞一体式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簧组件(2)还包括缓冲块(22),所述缓冲块(22)设于所述上座(21)的气室内,所述活塞杆(12)的伸出端轴向向外延伸出所述贮油筒(13)的所述导向器段(131)、且轴向贯穿所述缓冲块(22)后连接在所述上座(21)的远离所述贮油筒(131)的第二端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簧活塞一体式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贮油筒(13)的所述仿形段(132)的外径大于所述贮油筒(13)的所述下段(133)的外径,所述减振器组件(1)还包括设于所述贮油筒(13)的所述下段(133)的电磁阀(11);改变所述贮油筒(13)的所述仿形段(132)的截面积,实现调整所述空簧组件(2)的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簧活塞一体式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压盖(31)和扣压环组件(32),所述压盖(31)配合套设于所述贮油筒(13)的所述导向器段(131)上,所述扣压环组件(32)将所述囊皮(23)的与其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扣紧套箍在所述压盖(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簧活塞一体式减振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压环组件(32)包括中扣压环(322)、上扣压环(322)和下扣压环(323),所述上扣压环(322)设于所述囊皮(23)的所述第一端,将所述囊皮(23)的所述第一端扣紧套箍在所述上座(21)的靠近所述贮油筒(13)的所述第一端部;所述下扣压环(323)设于所述压盖(31)处对应的所述囊皮(23)的内侧,将所述囊皮(23)扣紧在所述囊皮(23)外的导套(24)的内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簧活塞一体式减振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顼永伟,殷吕,周爱明,翁金炉,孟令洲,郝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保隆汽车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