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压停车活门及停车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9749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控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增压停车活门及停车控制装置,包括壳体,壳体设有控制油路、去喷嘴油路及计后油路,所述控制油路、去喷嘴油路及计后油路分别连通壳体内腔;壳体内腔中固定设置增压停车活门衬套,壳体内腔的轴向外端密封连接增压停车活门端盖,增压停车活门衬套内滑动设置增压停车活门阀芯,增压停车活门端盖内置弹性组件,所述弹性组件一端抵靠于增压停车活门端盖的底面,另一端压紧于增压停车活门阀芯上;所述增压停车活门衬套上开设通油窗口,以实现去喷嘴油路和计后油路的连通,增压停车活门阀芯能够沿增压停车活门衬套的内孔进行轴向往复移动,以控制通油窗口的通断。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增压停车活门结构简单,具有良好的机加工艺性,降低制造价格。减少了活门组件数量,简化了产品结构,降低了产品的尺寸和重量,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流体控制,涉及一种增压停车活门及停车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1、停车控制装置是燃油调节器中重要的液压组件,它能够依据控制器指令切断或恢复供往燃烧室的燃油。为了保证停车后燃油调节器中的液压元件(如伺服阀等)能够正常工作,一般要求停车后的高压压力不得低于某最小压力,即保证最小压力功能。

2、现有的燃油调节器中,为实现停车和保证最小压力功能,需要停车活门、增压活门2种不同结构的活门联合工作,结构复杂,尺寸、重量较大,且其中任何一种活门失效都会导致燃油调节器部分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压停车活门,能够用于实现一种可保持最小压力的停车控制装置。

2、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增压停车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设有控制油路、去喷嘴油路及计后油路,所述控制油路、去喷嘴油路及计后油路分别连通壳体内腔;

3、壳体内腔中固定设置增压停车活门衬套,壳体内腔的轴向外端密封连接增压停车活门端盖,增压停车活门衬套内滑动设置增压停车活门阀芯,增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压停车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壳体(5)设有控制油路(3)、去喷嘴油路(4)及计后油路(6),所述控制油路(3)、去喷嘴油路(4)及计后油路(6)分别连通壳体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停车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停车活门衬套(8)的轴向一端抵靠于壳体(5)内腔的底面,增压停车活门衬套(8)轴向另一端的法兰面通过壳体(5)内腔的台阶限位,并由增压停车活门端盖(1)的内端压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停车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停车活门端盖(1)内置弹簧座(11),弹簧(2)的轴向一端与弹簧座(11)导向部相配合,弹簧(2)的轴向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压停车活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5),壳体(5)设有控制油路(3)、去喷嘴油路(4)及计后油路(6),所述控制油路(3)、去喷嘴油路(4)及计后油路(6)分别连通壳体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停车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停车活门衬套(8)的轴向一端抵靠于壳体(5)内腔的底面,增压停车活门衬套(8)轴向另一端的法兰面通过壳体(5)内腔的台阶限位,并由增压停车活门端盖(1)的内端压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停车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停车活门端盖(1)内置弹簧座(11),弹簧(2)的轴向一端与弹簧座(11)导向部相配合,弹簧(2)的轴向另一端与增压停车活门阀芯(9)的导向部相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停车活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的内腔底面安装端面密封圈(7),增压停车活门衬套(8)的轴向内端压紧于端面密封圈(7)上;增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峰吴军谢智勇周宏章吴奇王法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