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模式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889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4 20:16
一种双模式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属于交通信号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面向两条干路相交形成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在所有机动车相位的进口车道上设置机动车检测器,采集空当时长和到达车辆数。沿用最小绿灯时长、最大绿灯时长的概念,引入期望绿灯时长、期望周期时长、最小周期时长、基础周期时长、绿灯强制切断点的概念。信号机具有两种信号运行模式:周期时长自由模式下,运行无显式定义周期时长的感应逻辑,核心任务是适时切断机动车相位的绿灯;周期时长受限模式下,运行有显式定义周期时长的感应逻辑,核心任务是严格限制周期时长、适时切断机动车相位的绿灯。两种信号运行模式可自动切换。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中低交通负荷场景中可使周期时长和车均延误足够小,在高交通负荷场景中可有效遏制周期时长和车均延误变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通信号控制,涉及一种双模式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独立信号控制,亦称非协调信号控制,是指信号机不考虑与相邻交叉口的信号灯联动关系,独立对一个交叉口的信号灯施加影响。

2、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是独立信号控制方法的一种类型,它的主要特点包括:①在所有机动车相位的进口车道上设置机动车检测器;②设计和部署感应逻辑;③根据实时感知的机动车交通需求,在一定范围内自动调整机动车相位的绿灯时长。与其他类型的独立信号控制方法相比,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不需要预测机动车交通需求,不依赖优化模型确定机动车相位的绿灯时长,工作原理简单,数据使用保守,计算开销小,响应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运维难度低。即使在数据资源和算力资源都十分丰富的环境中,出于效益成本比的考虑,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仍将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并继续演进。

3、现有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的核心任务是适时切断机动车相位的绿灯。由此导致的一个结果是,周期时长随着机动车相位绿灯时长的变化而变化,但不会对信号运行过程产生任何影响。如果每个机动车相位都在最小绿灯时长结束后立即或者不久切断绿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模式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模式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面向两条干路相交形成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在所有机动车相位的进口车道上设置机动车检测器,采集空当时长和到达车辆数;沿用最小绿灯时长、最大绿灯时长的概念,引入期望绿灯时长、期望周期时长、最小周期时长、基础周期时长、绿灯强制切断点的概念;信号机具有两种信号运行模式:周期时长自由模式下,运行无显式定义周期时长的感应逻辑,核心任务是适时切断机动车相位的绿灯;周期时长受限模式下,运行有显式定义周期时长的感应逻辑,核心任务是严格限制周期时长、适时切断机动车相位的绿灯;两种信号运行模式可以自动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模式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模式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面向两条干路相交形成的信号控制交叉口,在所有机动车相位的进口车道上设置机动车检测器,采集空当时长和到达车辆数;沿用最小绿灯时长、最大绿灯时长的概念,引入期望绿灯时长、期望周期时长、最小周期时长、基础周期时长、绿灯强制切断点的概念;信号机具有两种信号运行模式:周期时长自由模式下,运行无显式定义周期时长的感应逻辑,核心任务是适时切断机动车相位的绿灯;周期时长受限模式下,运行有显式定义周期时长的感应逻辑,核心任务是严格限制周期时长、适时切断机动车相位的绿灯;两种信号运行模式可以自动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模式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包括:交通控制设施、信号相位设置、机动车检测、信号运行模式、感应逻辑、配时参数六部分内容,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周期时长阈值不大于90秒。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全感应信号控制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峰温馨赵爱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