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具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781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结构,包括下模板(3)、下模套(4)、推动装置I(5)、推动装置II(6)、支架(11)及摆轮(10);推动装置I(5)和推动装置II(6)安装在支架(11)内,推动装置I产品推杆顶端面与下模腔(3.1)底面相平,推动装置II推板(6.2)靠在推动装置I产品推板的底面上,推杆(6.1)顶端面抵在下模板(3)底面上;支架(11)侧板上设有限位孔(11.2.1),推板(6.2)设有一侧开口的凹槽(6.2.1),摆轮(10)经轴销(10.1)铰接在凹槽(6.2.1)侧壁上,且摆轮(10)一端位于限位孔(11.2.1)内,摆轮(10)上表面部分靠在产品推板底面上;下模板(3)滑配合在下模套(4)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产品的成品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结构,更确切地说是一种用于生产汽车摇窗器上的压铸件的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用于生产汽车摇窗器上的压铸件的模具结构包括上模板、上模套、下 模板、下模套、推动装置、隔板、型芯、固定板及支架。所述的上模板固定在所述的上模套内, 在开模和合模的过程中,所述的上模板及上模套都不作运动,下模板及与其相连接的部件 做相对运动,所述的上模板上设有上模腔。所述的下模套固定在所述的隔板上,所述的固定 板及下模板安装在所述的下模套内,且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的隔板上,所述的下模板 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板上。所述的下模板上设有下模腔,合模时,所述的上模板与所述的下模 板合在一起,所述的上模腔与所述的下模腔合成模腔,浇注料浇注在模腔内,冷却后形成压 铸件(也就是产品)。所述的型芯固定在所述的固定板上,且所述的型芯贯通下模板,该型 芯的自由端位于所述的下模腔内。所述的支架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的隔板上,所述的支架的 底板上设有可供压铸机顶棒通过的顶棒通孔,所述的推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的支架内。所述 的推动装置包括产品推杆及产品推板,所述的产品推杆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的产品推板上, 所述的产品推杆贯通隔板、固定板及下模板,且与所述的隔板、固定板及下模板之间存在间 隙,所述的产品推杆的顶端面与所述的下模腔的底面相平。 当模具在压铸机上压射结束后,压铸机顶棒向上运动,待顶棒穿过支架底板的顶 棒通孔顶住产品推板后,顶棒再继续向上运动,产品推板和产品推杆就会一起向上运动,此 时产品推杆就会推动下模腔内已冷却成型的压铸件,压铸件在产品推杆的推动下会脱离型 芯及下模板。但此种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由于汽车摇窗器上的压铸件内孔部分的斜度 较小,而且精度较高,压铸件对型芯的抱紧力就较大,要使压铸件脱离型芯需要对压铸件施 加较大的推力,现有技术直接通过产品推杆推动压铸件,使压铸件脱离型芯和下模板,这样 由于产品推杆所用的推力较大,压铸件无法承受这种推力而变形或断裂,使得压铸件的成 品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提高产品成品率的一种模具结构。 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 板,下模板、下模套、推动装置1、隔板、固定有型芯的固定板及支架;所述的下模套固定在 所述的隔板上,所述的固定板及下模板安装在所述的下模套内,且所述的固定板固定在所 述的隔板上,并位于下模板的下端;所述的支架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的隔板上,所述的支架的 底板上设有可供压铸机顶棒通过的顶棒通孔,所述的推动装置I安装在所述的支架内;所 述的下模板上设有容纳产品的下模腔,所述的推动装置I的产品推杆的顶端面与所述的下 模腔的底面相平,它还包括推动装置II及摆轮;所述的推动装置II安装在所述的支架内,3所述的推动装置II包括推板及推杆,所述的推板靠在所述的推动装置I的产品推板的底面上,所述的推杆的顶端面抵在所述的下模板的底面上;所述的支架的侧板上设有限位孔,所述的推板沿厚度方向上设有靠限位孔的一侧开口的用于容置所述的摆轮的凹槽,所述的摆轮经轴销铰接在所述的凹槽的侧壁上,且摆轮的一端位于限位孔内,所述的摆轮的上表面部分靠在所述的产品推板的底面上;所述的下模板滑配合在所述的下模套内。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技术一种模具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技术一种模具结构还包括推动装置II及摆轮;所述的推动装置II安装在所述的支架内,所述的推动装置II包括推板及推杆,所述的推板靠在所述的推动装置I的产品推板的底面上,所述的推杆的顶端面抵在所述的下模板的底面上;所述的支架的侧板上设有限位孔,所述的推板沿厚度方向上设有靠限位孔的一侧开口的用于容置所述的摆轮的凹槽,所述的摆轮经轴销铰接在所述的凹槽的侧壁上,且摆轮的一端位于限位孔内,所述的摆轮的上表面部分靠在所述的产品推板的底面上;所述的下模板滑配合在所述的下模套内。当模具在压铸机上压射结束后,压铸机顶棒向上运动,待顶棒穿过支架底板的顶棒通孔顶住产品推板后,顶棒再继续向上运动,就会推动推板向上运动,由于所述的下模板滑配合在所述的下模套内,又由于所述的推杆的顶端面抵在所述的下模板的底面上,推杆与推板相固定,此时下模板就会在下模套内向上滑动,压铸件就会脱离型芯,由于所述的推杆的推力不是直接用在压铸件上,因此压铸件内孔脱离型芯时,压铸件就不会变形或断裂;当推动装置II向上运动运动到一定高度时,摆轮安装在限位孔内的一端就会接触限位孔孔壁,顶棒还在向上运动,此时,摆轮就会旋转,将所述的推板与产品推板分开,由于推动装置I的产品推杆的顶端面与下模腔的底面相平,当推板与产品推板分开的时候,产品推板就会推动压铸件,使其轻松脱离下模板,从而提高产品的成品率。 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的推杆的底端固定在所述的推板上,所述的推 杆贯通所述的隔板及固定板,且与所述的隔板及固定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推杆就可在 隔板与固定板内滑动。 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固定板上固定有内导柱,所述的上模板上 设有通孔I,所述的下模板上设有通孔II,所述的内导柱连接所述的通孔I及通孔II,且滑 动套合在所述的通孔I和通孔II内。通过在所述的上模板上设置通孔I,所述的下模板上 设置通孔II,所述的内导柱滑动套合在所述的通孔I和通孔II内,使得上模板和下模板在 合模时,两者的位置不会互相偏移,使得生产出来的产品较精确。 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推动装置I与所述的下模板之间连接有 复位螺杆,所述的复位螺杆的下端限位在所述的推动装置I上,该复位螺杆贯通所述的隔 板和固定板,且与所述的隔板及固定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复位螺杆的上端旋合在所述 的下模板上。所述的复位螺杆的下端限位在所述的推动装置I上是指,所述的复位螺杆的 下端设有螺帽,所述的推动装置I上设有形状与所述的复位螺杆下端相对应的阶梯形凹 槽,所述的阶梯形凹槽较大部分的深度高于所述的螺帽的高度,所述的复位螺杆的下端滑 动套合在所述的阶梯形凹槽内。由于所述的阶梯沉孔的大孔部分的高度高于所述的螺帽的 高度,初始状态时,所述的复位螺杆的底端与所述的阶梯沉孔的底壁不接触,因此,当摆轮 旋转将所述的推动装置I和推动装置II分开,推动装置I推动压铸件脱离下模板时,推动 装置II就不会推动复位螺杆向上运动,复位螺杆也就不会推动下模板向上运动,所以压铸件可以顺利脱离下模板。 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隔板上设有导柱,所述的导柱贯通产品 推板和推板,且与所述的产品推板和推板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的导柱的自由端与所述的支 架底板相接触。所述的导柱的自由端贯通产品推板和推板与所述的模套底部相连接,可以 稳定产品推板和推板的运动轨迹,使产品推板和推板的位置不偏移。 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支架底板的上表面设有限位垫圈,所述 的限位垫圈的内径与所述的导柱的外径相对应,所述的导柱的自由端套合在所述的限位垫 圈内。所述的限位垫圈可以稳定导柱自由端的位置。 作为本技术的还有一种改进,所述的内导柱有三个。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模具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一种模具结构图1中沿A-A方向的剖视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具结构,它包括上模板(1),下模板(3)、下模套(4)、推动装置Ⅰ(5)、隔板(7)、固定有型芯(8)的固定板(9)及支架(11);所述的下模套(4)固定在所述的隔板(7)上,所述的固定板(9)及下模板(3)安装在所述的下模套(4)内,且所述的固定板(9)固定在所述的隔板(7)上,并位于下模板(3)的下端;所述的支架(11)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的隔板(7)上,所述的支架(11)的底板上设有可供压铸机顶棒(12)通过的顶棒通孔(11.1.1),所述的推动装置Ⅰ(5)安装在所述的支架(11)内;所述的下模板(3)上设有容纳产品的下模腔(3.1),所述的推动装置Ⅰ(5)的产品推杆(5.1)的顶端面与所述的下模腔(3.1)的底面相平,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推动装置Ⅱ(6)及摆轮(10);所述的推动装置Ⅱ(6)安装在所述的支架(11)内,所述的推动装置Ⅱ(6)包括推板(6.2)及推杆(6.1),所述的推板(6.2)靠在所述的推动装置Ⅰ(5)的产品推板(5.2)的底面上,所述的推杆(6.1)的顶端面抵在所述的下模板(3)的底面上;所述的支架(11)的侧板上设有限位孔(11.2.1),所述的推板(6.2)沿厚度方向上设有靠限位孔(11.2.1)的一侧开口的用于容置所述的摆轮(10)的凹槽(6.2.1),所述的摆轮(10)经轴销(10.1)铰接在所述的凹槽(6.2.1)的侧壁上,且摆轮(10)的一端位于限位孔(11.2.1)内,所述的摆轮(10)的上表面部分靠在所述的产品推板(5.2)的底面上;所述的下模板(3)滑配合在所述的下模套(4)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意斌陈光圆杨文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浩铸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7[中国|宁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