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箱、电池包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823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8
本技术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池箱、电池包及车辆。电池箱包括箱体、分流板、分流块、集流板、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箱体包括底板;分流板远离底板的一侧设有分流部,靠近底板的一侧设有与分流部的第一分流腔、分流部的第二分流腔和底板均连通的安装槽;分流块设置于安装槽内,其上设有若干进液槽和若干出液槽,若干进液槽的一端与第一分流腔连通,另一端与底板的进液流道对应,若干出液槽的一端与第二分流腔连通,另一端与底板的出液流道对应;集流板包括与第一分流腔连通的进液集流腔和与第二分流腔连通的出液集流腔;进液接头和出液接头均位于箱体外,并分别与进液集流腔和出液集流腔连通。该电池箱空间较大,重量较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箱、电池包及车辆


技术介绍

1、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电动汽车主要采用电池包作为能量存储装置和动力源,电池包在电动汽车行驶中通过放电给汽车提供动力。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和快充过程中,电池包工作电流较大,容易导致电池单体温度过高,而电池单体温度过高对电池包的电性能、寿命以及热失控安全性有极大的影响。

2、为了控制电池单体的温度,目前,一般在电池包箱体的底部与电池模组之间添加多块液冷板来对电池单体进行散热,液冷板与箱体一般通过螺栓连接,箱体底部和液冷板之间通过泡棉支撑,箱体内各液冷板之间通过水管进行串/并联连接。但是液冷板在电池箱体内部z向空间至少占用6mm空间,影响电池包的能量密度,并且液冷板的重量较重,一般可达15kg-20kg,增大了电池包的整体重量,液冷板和泡棉的价格也较贵,导致电池包成本高昂。

3、因此,亟需提出一种电池箱、电池包及车辆,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箱,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腔(121)位于所述第二分流腔(12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多个相邻的所述进液槽(131)为一个进液槽组,多个相邻的所述出液槽(132)为一个出液槽组,所述进液槽组和所述出液槽组沿所述分流块(130)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0)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包括设有若干所述进液流道(1111)和若干所述出液流道(1112)的散热区(111)、设置在所述散热区(111)的一侧的分流区(11...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腔(121)位于所述第二分流腔(122)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多个相邻的所述进液槽(131)为一个进液槽组,多个相邻的所述出液槽(132)为一个出液槽组,所述进液槽组和所述出液槽组沿所述分流块(130)的长度方向交替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10)内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包括设有若干所述进液流道(1111)和若干所述出液流道(1112)的散热区(111)、设置在所述散热区(111)的一侧的分流区(112)和设置在所述散热区(111)的另一侧的汇流区(113),所述分流块(130)的一端伸入所述分流区(112)内,若干所述进液流道(1111)和若干所述出液流道(1112)通过所述汇流区(113)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区(111)内设有若干沿所述底板(110)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分隔筋(114),每个所述分隔筋(114)均沿所述底板(110)的长度方向延伸,若干所述分隔筋(114)将所述散热区(111)分为若干所述进液流道(1111)和若干所述出液流道(1112)。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兴宇陈保国陈建国郑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捷威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