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I结构模型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8133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SPI结构模型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及方法,包括若干台PIC单片机,该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基于SPI结构模型,还包括一根输出数据线SDO、一根输入数据线SDI、一根时序线SCK以及一根带有下拉电阻R1的公共握手信号线RC0,方法通过在主、从单片机之间引入了接下拉电阻的公共握手信号线RC0,每一台单片机想动作只需拉高这条公共握手信号线RC0,别的所有单片机都会侦测到这个信号,这样就能够实现总线方式通信。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SPI通信的结构模型,在SPI时序状态下实现数据的有效传送和发、收身份识别,通过双向数据互换,实现单片机系统间主、从式可控定向数据传送平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及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SPI结构模型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及方法
技术介绍
当跨入新的世纪以后,具有强大的系统功能、丰富的外围资源、 良好的开发界面和在线调试功能,无疑将引领单片机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美国Microchip公司推出的PIC系列单片机,由于采用RISC精简 指令集、哈佛总线结构、流水线指令执行方式、抗干扰能力强、性能价 格比高等优点,深受世界各行各业的普遍欢迎。PIC系列单片机,在工 业控制、消费电子产品、办公自动化设备、智能仪器仪表、汽车电子等 不同的领域,以其性能完善、功能强大、学习容易、开发应用方便、人 机界面友好等突出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配合PIC单片机的开发 和应用,在PIC单片机常规功能的基础上,需要不断拓展其应用的范围 和功能的开发。如何解决一主多从机结构中多台从机嫁接在主机上而主机的绝对 控制地位不可变更加之SPI的双向性数据定向交换特点所带来的从机 SDO 口电平冲突及数据传输错误等问题是本专利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SPI结构模型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 息交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SPI结构模型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包括若干台PIC单片机,其特征在于,该双向式身份识别及信息交互平台基于SPI结构模型,它还包括一根输出数据线SDO、一根输入数据线SDI、一根时序线SCK以及一根带有下拉电阻R1的公共握手信号线RC0,其中,所述的若干台PIC单片机分为一台主机以及若干台从机,所述的主机分别与所述的输出数据线SDO、输入数据线SDI、时序线SCK以及公共握手信号线RC0相连,所述的任一从机通过四个端子分别一一对应的连接于所述的输入数据线SDI、输出数据线SDO、时序线SCK以及公共握手信号线RC0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冰曾敬李荣正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