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机械加工,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管体切割加工的质量和精度要求在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然而,目前现有的管体切割机大多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夹紧固定和进行定长切割加工,操作繁琐,管体切割加工效率低,且定长容易出现偏差,导致管体切割加工精度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管体切割机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夹紧固定和进行定长切割加工,操作繁琐,管体切割加工效率低,且定长容易出现偏差,导致管体切割加工精度无法得到保证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包括机架、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刀架、圆盘切割刀片、同步带轮、同步带、切割气缸、第一支撑杆、顶板、夹紧气缸、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装载支架、第二支撑杆、限位辊筒、定长气缸以及推板,所述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刀架、圆盘切割刀片、同步带轮、同步带、切割气缸、第一支撑杆、顶板、夹紧气缸、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装载支架、第二支撑杆、限位辊筒、定长气缸以及推板,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刀架的下端部与所述转轴可上下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平行且可转地地设置于所述刀架上端部,所述圆盘切割刀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且所述圆盘切割刀片的端壁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刀架、圆盘切割刀片、同步带轮、同步带、切割气缸、第一支撑杆、顶板、夹紧气缸、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装载支架、第二支撑杆、限位辊筒、定长气缸以及推板,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刀架的下端部与所述转轴可上下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平行且可转地地设置于所述刀架上端部,所述圆盘切割刀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且所述圆盘切割刀片的端壁平齐设置,所述同步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所述同步带分别与所述同步带轮转动连接,所述切割气缸的下端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下方,所述切割气缸的气缸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刀架的中间的下端壁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竖直平行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两侧,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气缸竖直地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外形呈下凹的圆弧曲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部,且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外形呈上凸的圆弧曲面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上方,且所述夹紧气缸的气缸杆的下端部与第二夹持板的上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合围形成一夹持口,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内周壁均可与待切割管体工件的外周壁抵接设置,所述圆盘切割刀片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夹持口的前方,所述装载支架分别水平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上端部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向上倾斜地设置于所述装载支架上,所述限位辊筒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限位辊筒的外周壁均呈内凹的圆弧曲面结构设置,所述限位辊筒的外周壁均可与待切割管体工件的外周壁抵接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雷,陈玲霞,姜秋花,姜正才,樊福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曲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