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机械加工,特别涉及一种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现代机械加工业的不断发展,对管体切割加工的质量和精度要求在不断提高,对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高智能化的自动切割功能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2、然而,目前现有的管体切割机大多是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夹紧固定和进行定长切割加工,操作繁琐,管体切割加工效率低,且定长容易出现偏差,导致管体切割加工精度无法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管体切割机采用人工操作的方式进行夹紧固定和进行定长切割加工,操作繁琐,管体切割加工效率低,且定长容易出现偏差,导致管体切割加工精度无法得到保证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包括机架、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刀架、圆盘切割刀片、同步带轮、同步带、切割气缸、第一支撑杆、顶板、夹紧气缸、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装载支架、第二支撑杆、限位辊筒、定长气缸以及推板,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刀架的下端部与所述转轴可上下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平行且可转地地设置于所述刀架上端部,所述圆盘切割刀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且所述圆盘切割刀片的端壁平齐设置,所述同步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远离
3、可选地,还包括升降气缸、底板、上顶板、导向轮支架以及导向轮,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上端部,所述升降气缸竖直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上顶板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的下方,所述上顶板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支架分别向内倾斜地设置于所述上顶板的两端部,所述导向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轮支架的上端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端的前端壁和后端壁分别凹设有一开口槽,所述导向轮分别可沿所述开口槽内上下升降设置,且所述导向轮的外周壁具可与待切割管体工件的外周壁抵接设置。
4、可选地,还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一导套,所述第一导套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导杆分别可上下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套设置,且所述第一导杆的上端部分别与所述上顶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5、可选地,还包括第二导杆和第二导套,所述第二导套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两端,所述第二导杆分别可上下滑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套设置,且所述第二导杆的下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6、可选地,还包括分离件、管体工件收集箱以及切削屑收集箱,所述分离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且所述分离件位于所述夹持口的下方,所述分离件的前端部设有一向下倾斜地导向筛网,所述分离件的下端部设一开口,所述管体工件收集箱和切削屑收集箱分别设置于所述分离件的下方,所述管体工件收集箱和切削屑收集箱均呈具有上开口的船型结构设置,且所述管体工件收集箱位于所述分离件的下端部的开口的前方,所述切削屑收集箱位于所述开口的下方。
7、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合围形成一夹持口,通过将待切割管体工件放置在限位辊筒上,根据需要切割的长度,通过定长气缸退动待切割管体工件向前滑动一定的距离,升降气缸驱动导向轮向下运动,使得导向轮与待切割管体工件分离接触,然后通过夹紧气缸驱动第二夹持板向下运动,通过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将待切割管体工件牢固的夹紧固定住,通过电机驱动圆盘切割刀片转动,通过切割气缸带动圆盘切割刀片沿夹持口的前方向下运动,从而实现管体工件自动夹紧固定和精准定长切割加工,有效保证管体工件的切割精度,且无需人工操作,操作简便,圆盘切割刀片设置有两个,使得切割速度快,切割效率更高,且通过设置分离件、管体工件收集箱以及切削屑收集箱,使得完成切割的产品和切削销能够自动分离,分别掉落至管体工件收集箱和切削屑收集箱内,从而有效减少人工分拣操作,实用性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刀架、圆盘切割刀片、同步带轮、同步带、切割气缸、第一支撑杆、顶板、夹紧气缸、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装载支架、第二支撑杆、限位辊筒、定长气缸以及推板,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刀架的下端部与所述转轴可上下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平行且可转地地设置于所述刀架上端部,所述圆盘切割刀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且所述圆盘切割刀片的端壁平齐设置,所述同步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所述同步带分别与所述同步带轮转动连接,所述切割气缸的下端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下方,所述切割气缸的气缸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刀架的中间的下端壁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竖直平行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两侧,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气缸竖直地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外形呈下凹的圆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升降气缸、底板、上顶板、导向轮支架以及导向轮,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机架的上端部,所述升降气缸竖直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上顶板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的下方,所述上顶板与所述升降气缸的气缸杆固定连接,所述导向轮支架分别向内倾斜地设置于所述上顶板的两端部,所述导向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轮支架的上端部的两侧,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端的前端壁和后端壁分别凹设有一开口槽,所述导向轮分别可沿所述开口槽内上下升降设置,且所述导向轮的外周壁具可与待切割管体工件的外周壁抵接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导杆和第一导套,所述第一导套分别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两端,所述第一导杆分别可上下滑动地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套设置,且所述第一导杆的上端部分别与所述上顶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导杆和第二导套,所述第二导套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的两端,所述第二导杆分别可上下滑动的穿设于所述第二导套设置,且所述第二导杆的下端部分别与所述第二夹持板的两端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离件、管体工件收集箱以及切削屑收集箱,所述分离件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且所述分离件位于所述夹持口的下方,所述分离件的前端部设有一向下倾斜地导向筛网,所述分离件的下端部设一开口,所述管体工件收集箱和切削屑收集箱分别设置于所述分离件的下方,所述管体工件收集箱和切削屑收集箱均呈具有上开口的船型结构设置,且所述管体工件收集箱位于所述分离件的下端部的开口的前方,所述切削屑收集箱位于所述开口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精度管体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电机、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刀架、圆盘切割刀片、同步带轮、同步带、切割气缸、第一支撑杆、顶板、夹紧气缸、第一夹持板、第二夹持板、装载支架、第二支撑杆、限位辊筒、定长气缸以及推板,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一侧,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一侧,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刀架的下端部与所述转轴可上下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平行且可转地地设置于所述刀架上端部,所述圆盘切割刀片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靠近所述机架的一端,且所述圆盘切割刀片的端壁平齐设置,所述同步带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第二转轴以及第三转轴远离所述机架的一端,所述同步带分别与所述同步带轮转动连接,所述切割气缸的下端部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下方,所述切割气缸的气缸杆的上端部与所述刀架的中间的下端壁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分别竖直平行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两侧,所述顶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上端部固定连接,所述夹紧气缸竖直地设置于所述顶板上,所述第一夹持板的外形呈下凹的圆弧曲面结构设置,所述第一夹持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下端部,且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的外形呈上凸的圆弧曲面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夹持板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板的上方,且所述夹紧气缸的气缸杆的下端部与第二夹持板的上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合围形成一夹持口,所述第一夹持板和第二夹持板的内周壁均可与待切割管体工件的外周壁抵接设置,所述圆盘切割刀片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夹持口的前方,所述装载支架分别水平地设置于所述机架的前端部的上端部的两侧,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向上倾斜地设置于所述装载支架上,所述限位辊筒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所述限位辊筒的外周壁均呈内凹的圆弧曲面结构设置,所述限位辊筒的外周壁均可与待切割管体工件的外周壁抵接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春雷,陈玲霞,姜秋花,姜正才,樊福宝,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曲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