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764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52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框体、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框体包括壳本体和泄压结构,壳本体围绕形成中空区域,壳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配合形成对接区域,泄压结构位于对接区域;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分别与框体配合以封盖中空区域的两侧。本技术的壳体组件,可将泄压结构布置于对接区域,以降低泄压结构的布置难度,且泄压结构设置于框体上,这样,在对电池进行加压化成操作时,能够避免夹具直接与泄压结构接触,从而减小泄压结构处出现裂纹的风险,进而提高电池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泄压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尤其是涉及一种壳体组件、电池和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电池的壳体包括框体、上盖和下盖,其泄压结构通常设置在上盖或者下盖上,其它结构设置于框体上,但是其它结构的设置位置难以固定,导致其设置难度较大,且电池在制备成型后会经过加压化成操作,这个过程会通过夹具抵接至电池的上盖和下盖,即电池被夹设在设备上的夹具之间,这样可以使得极片与极片之间接触更加紧密。

2、但是,由于泄压结构的设置导致在上盖或下盖的相应位置处形成了一个薄弱区域,这样在加压化成时会容易在泄压结构处出现裂纹,影响了电池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泄压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壳体组件,能够减小泄压结构处出现裂纹的风险,进而提高电池在后续使用过程中的泄压效果。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壳体组件,包括:框体,所述框体包括壳本体和泄压结构,所述壳本体围绕形成中空区域,所述壳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配合形成对接区域,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壳体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结构(12)与所述壳本体(11)为分体件(12a),所述第一端(1101)和所述第二端(1102)间隔设置,所述泄压结构(12)设置于所述对接区域(5)并覆盖所述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结构(12)包括连接片(121)和泄压片(122),所述连接片(121)分别与所述壳本体(11)的所述第一端(1101)和所述第二端(1102)相连,所述连接片(121)设有贯穿厚度方向的泄压孔(123),所述泄压片(122)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壳体组件(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结构(12)与所述壳本体(11)为分体件(12a),所述第一端(1101)和所述第二端(1102)间隔设置,所述泄压结构(12)设置于所述对接区域(5)并覆盖所述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结构(12)包括连接片(121)和泄压片(122),所述连接片(121)分别与所述壳本体(11)的所述第一端(1101)和所述第二端(1102)相连,所述连接片(121)设有贯穿厚度方向的泄压孔(123),所述泄压片(122)设有刻痕(1221)且与所述连接片(121)相连以封堵所述泄压孔(12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123)的孔壁为台阶结构,所述泄压片(122)放置于所述台阶结构的台阶面(1233)。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10),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结构(12)为设有刻痕(1221)的一体件(12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立维王海波蔡成艳胡树敏欧阳进忠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