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及其制备工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77300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食品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预糊化甘薯粉50‑60份,藜麦粉20‑34份,燕麦粉28‑38份,大豆分离蛋白粉20‑24份,乳清蛋白粉30‑40份,魔芋胶6‑8份,β‑葡聚糖3‑5份,通过在预糊化甘薯粉、藜麦粉、燕麦粉、大豆分离蛋白粉、乳清蛋白粉和乳清蛋白粉中加入魔芋胶和β‑葡聚糖,在保持产品的营养的同时,改变了产品整体的冲调特性,使产品中在冲调之后稳定性更强,并且能够提高其口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生产,特别涉及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及其制备工艺、系统


技术介绍

1、甘薯代餐粉是一种以甘薯为主要原料制成的粉末状食品,可以直接冲泡食用,也可以与其他食材混合烹饪。甘薯代餐粉的营养价值较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有助于提供饱腹感,同时也能保证营养均衡。

2、然而现有的甘薯代餐粉产品仍存在不足之处,例如专利号为:cn202011217176.4的代餐粉,由以下的原料制备而成:富硒有机葛根全粉60份-80份、红枣1份-3份、糯米1份-5份、黄豆3份-5份、黑芝麻3份-5份、核桃1份-3份、大麦1份-3份、玉米1份-5份、小麦3份-5份、红豆5份-7份、薏米1份-3份,该产品冲调后的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及其制备工艺、系统,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提出的情况。

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预糊化甘薯粉50-60份,藜麦粉20-34份,燕麦粉28-38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预糊化甘薯粉50-60份,藜麦粉20-34份,燕麦粉28-38份,大豆分离蛋白粉20-24份,乳清蛋白粉30-40份,魔芋胶6-8份,β-葡聚糖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预糊化甘薯粉60份,藜麦粉34份,燕麦粉38份,大豆分离蛋白粉24份,乳清蛋白粉40份,魔芋胶8份,β-葡聚糖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预糊化甘薯粉50份,藜麦粉20份,燕麦粉28份,大豆分离蛋白粉2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预糊化甘薯粉50-60份,藜麦粉20-34份,燕麦粉28-38份,大豆分离蛋白粉20-24份,乳清蛋白粉30-40份,魔芋胶6-8份,β-葡聚糖3-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预糊化甘薯粉60份,藜麦粉34份,燕麦粉38份,大豆分离蛋白粉24份,乳清蛋白粉40份,魔芋胶8份,β-葡聚糖5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预糊化甘薯粉50份,藜麦粉20份,燕麦粉28份,大豆分离蛋白粉20份,乳清蛋白粉30份,魔芋胶6份,β-葡聚糖3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个组分:预糊化甘薯粉55份,藜麦粉27份,燕麦粉33份,大豆分离蛋白粉22份,乳清蛋白粉35份,魔芋胶7份,β-葡聚糖4份。

5.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制备工艺,适用于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制备系统,适用于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壳(1)、网眼传送带(2)、电热管(3)、调节机构(4)和制备装置(5),所述烘干壳(1)通过料管与制备装置(5)连接,烘干壳(1)上装有进料斗,烘干壳(1)内转动连接有两个辊轴,两个辊轴通过网眼传送带(2)传动连接,网眼传送带(2)之间装有电热管(3),电热管(3)安装在烘干壳(1)内,烘干壳(1)底端装有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一侧与供风装置连接,调节机构(4)另一侧与一个辊轴的端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甘薯营养代餐粉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凝机构(6);所述冷凝机构(6)包括:l型冷凝壳(7)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静雯李申马军卫王枫高悦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