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应力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卸压施工方法及结构技术

技术编号:4176970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6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应力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卸压施工方法及结构。适用于岩石地下工程技术领域。技术方案包括:纵向施工支洞,布置在洞室顶拱上方岩体内,与洞室轴线平行;两条横向施工支洞,分别布置在软弱破碎带前后两侧,均与纵向施工支洞垂直相交;两排卸压孔,分别设置在两条横向施工支洞的底部,每一排卸压孔沿横向施工支洞的长度方向排列,各卸压孔向下延伸且底端与洞室的设计开挖轮廓线保持一定距离,同一排卸压孔之间通过周围岩体的裂隙相互连通;若干排水孔,从纵向施工支洞的顶拱和边墙向上延伸到软弱破碎带岩体内;刻槽,设置在洞室四周内壁的软弱破碎带岩体上;混凝土衬砌,回填在刻槽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岩石地下工程,尤其是一种高应力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卸压施工方法及结构


技术介绍

1、在西部水电工程建设工程中,经常需要开挖大跨度的地下洞室,这些地下洞室一般位于高应力的岩体环境中,同时受到强烈的地质构造运动影响,岩体中往往发育强度较低的板岩、泥岩或断层影响带等软弱破碎结构,这些软弱破碎岩体同时可能存在遇水易软化的特性,不利于洞室围岩稳定控制。

2、高应力环境下在软弱破碎岩体中开挖大跨度地下洞室,其最大的困难在于,难以控制施工期间的软弱岩体的挤压大变形,特别是洞室顶拱部位,一般为应力集中区,在高地应力作用下,即便洞室开挖并支护完成后,软弱破碎岩体的挤压变形仍可能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下,持续的挤压变形会导致施工完成后的洞室发生支护结构破坏(锚杆、锚索断裂)、建筑结构开裂等现象。

3、对于围岩中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大跨度地下洞室,有必要在洞室开挖前,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洞室顶拱岩体的应力分布,使顶拱一定范围内岩体中形成应力较低的卸压区,从而保证洞室开挖、支护完成后,软弱破碎岩体基本不再产生挤压变形,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应力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卸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应力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卸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卸压孔与软弱破碎岩体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应力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卸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卸压孔底端与洞室的设计开挖轮廓线保持4~6m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应力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卸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卸压孔的孔径为0.1~0.3m,岩体完整性越好孔径越大。

5.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应力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卸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应力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卸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卸压孔与软弱破碎岩体平行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应力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卸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卸压孔底端与洞室的设计开挖轮廓线保持4~6m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应力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卸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卸压孔的孔径为0.1~0.3m,岩体完整性越好孔径越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应力大跨度地下洞室围岩发育软弱破碎带的卸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排水孔从纵向施工支洞的顶拱和边墙向上延伸到软弱破碎带岩体内,排水孔内设置透水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应力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兵胡书红方丹褚卫江谢国权姜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