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顶进框架桥施工,具体地,涉及一种顶进框架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管道工程与既有铁路路基段交叉时,常常采用顶进框架的方式下穿既有铁路路基,施工完成后管道敷设于顶进框架内。顶进施工常用千斤顶作为顶进设备,通过千斤顶产生的顶力,采用边开挖边顶进的方式,将工作坑内现浇的框架顶入设计位置。
2、常见的管道工程管径一般较小,意味着顶进框架的孔径通常较小,一般不超过3m,框架顶底板和边墙厚度一般不超过0.5m,顶进框架的顶力往往较大,千斤顶作用于框架底板上时,易导致框架因局部压力过大而破坏,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
3、管道工程与既有铁路路基段交叉时,常用的顶进框架结构顶底板和边墙厚度一般较小,千斤顶顶进过程中,易导致框架因局部压力过大而破坏,给工程质量造成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顶进框架的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在施工时顶进框架因受力不均而变形、以及给施工质量造成隐患的问题。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顶进框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进框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进框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进框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靠近所述垫片一侧表面与所述支撑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相交、且形成的夹角为直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进框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垫片和所述保护板之间、且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片和所述保护板的彼此靠近一侧的端面相互贴紧
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进框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进框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顶进框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组件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顶进框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靠近所述垫片一侧表面与所述支撑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侧表面相交、且形成的夹角为直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顶进框架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垫片和所述保护板之间、且所述支撑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垫片和所述保护板的彼此靠近一侧的端面相互贴紧。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湛敏,刘金国,种博肖,梁志新,江荣丰,徐勇,廖凯,陶涛,姬来,王明海,赵大亮,邓琴,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