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及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76934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C型箍筋和混凝土;下翼板呈π形,下翼板包括第一平板和设置在第一平板上表面的两个平行的第一短腹板,第一短腹板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上翼板的表面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数量一致且一一对应;C型箍筋从第二通孔穿过,C型箍筋的下折弯部插入第一通孔,C型箍筋的上折弯部暴露在上翼板之上,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区域填充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开孔式钢组合梁采用了π型的上翼板和下翼板,形成的空腹钢组合梁既能减少用钢量又能保障强度,从上翼板穿出的C型箍筋能够方便的与其他现浇浇筑结构相结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及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1、钢组合梁是一种内含钢梁外浇混凝土的预制梁,现有技术中的钢组合梁一般采用工字钢作为内部钢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还需要在工字钢的腹板两侧布置大量的箍筋。现有技术钢组合梁的缺陷在于:1.不同规格的钢组合梁需要配置不同规格的工字钢,导致工字钢的种类多,通用性和替换性差;2.箍筋需要与工字钢的上下翼板焊接,消耗的工时多,加工成本高;3.工字钢组合梁在生产时需要采用侧面浇筑,导致生产过程中涉及梁的翻转,工序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上开孔式空腹钢组合梁,减少用钢量以及提高生产效率。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包括上翼板、下翼板、c型箍筋和混凝土;

3、所述下翼板呈π形,下翼板包括第一平板和设置在第一平板上表面的两个平行的第一短腹板,第一短腹板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

4、所述上翼板的表面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翼板、下翼板、C型箍筋和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平行于上翼板并且位于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加强筋与一列C型箍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中腹区域的两侧均设置有筋扩张网,有筋扩张网固定在C型箍筋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也呈π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为圆孔或长圆孔。

6.一种如权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翼板、下翼板、c型箍筋和混凝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强筋,加强筋平行于上翼板并且位于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加强筋与一列c型箍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和下翼板之间的中腹区域的两侧均设置有筋扩张网,有筋扩张网固定在c型箍筋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板也呈π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开孔式钢组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孔为圆孔或长圆孔。

6.一种如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上开孔式钢组合梁的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杰阮武昌赵勇孙海飞高国东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江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