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6078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41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及控制方法,装置包括制氧组件,包括制氧机和第一送气管,第一送气管的第一送气开口与制氧机的氧气输出口连接,第一送气管的第二送气开口用于与车辆内燃机的进气口连接;升温组件,包括热风设备和第一送风管,第一送风管的第一送风开口与热风设备的出风口连接,第一送风管的第二送风开口靠近车辆内燃机的油底壳;蓄电池组,分别与热风设备和制氧机电连接,蓄电池组还用于与车辆内燃机的起动蓄电池并联电连接。本申请提供的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及控制方法,通过制氧组件、升温组件和蓄电池组能够分别解决车辆在高原高寒地区起动时遇到的缺氧、缺热和缺电问题,可以解决极端环境条件下车辆等动力装备低温起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辅助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我国地域宽广,高海拔和高寒地区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高原、高寒地区,平均海拔高度超过4500m,总面积达240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陆地总面积的1/4。同时还具有东北、西北等高寒地区。第一,在高原、高寒环境下,空气温度低,喷入内燃机缸内的燃油不易压燃,同时低温环境下,内燃机内的机油粘度大,起动阻力矩大,车辆具有典型的缺“热”的问题;第二,在高原、高寒环境下,低温使内燃机的起动蓄电池内阻增大,在大电流放电情况下,输出功率下降,起动转速降低,内燃机难以起动,车辆具有典型的缺“电”的问题;第三,在高原、高寒环境下,海拔高、空气密度低,压缩终了的空气、氧气不足,降低了内燃机,尤其是柴油机燃烧性能,起动困难,工作不稳定,车辆具有典型的缺“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及控制方法。

2、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包括:制氧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组件还包括储气罐和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制氧机的氧气输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和所述储气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送气开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组件还包括第二送气管,所述第二送气管的一端开口与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开口连接有排气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管为三通气管,所述第一送风管的第三送风开口靠近所述车辆内燃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组件还包括储气罐和压缩机,所述压缩机的进气口与所述制氧机的氧气输出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和所述储气罐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送气开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氧组件还包括第二送气管,所述第二送气管的一端开口与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连接,另一端开口连接有排气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风管为三通气管,所述第一送风管的第三送风开口靠近所述车辆内燃机的进气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应急起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应急起动装置还包括供电控制模块,所述供电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组、所述热风设备和所述制氧机电连接。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广猛赵旭敏刘增勇董素荣张众杰刘刚王明文刘瑞林彭琪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