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极速快充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5083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极速快充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本申请的电解液由非水性有机溶剂、电解质盐1、电解质盐2、添加剂1和添加剂2组成;电解质盐1为含P原子锂盐,电解质盐2为含F原子锂盐;添加剂1为氟代碳酸酯类化合物,添加剂2为含有不饱和键的碳酸酯。本申请电解液,两种添加剂组合使用,协同两个电解质盐,在负极界面构建高温稳定性优异的新型复合SEI膜,且兼备良好的弹性及低界面阻抗,有效避免了快充过程中的负极析锂,以及复合SEI膜破裂引发的副反应问题。采用本申请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快充时间仅8min,6C快充循环寿命可达5300圈,能同时改善锂离子电池的8min@6C快充析锂问题和长循环寿命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池极速快充,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极速快充的电解液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1、目前,市场上对于锂离子电池的功能要求越来越高,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整车续航里程普遍大于500公里,新能源汽车的痛点逐步由“续航里程焦虑”转变为“充电焦虑”,现阶段电动汽车充电时长多为2h以上,远大于传统加油时间5min,而极速快充技术是解决“充电焦虑”问题的重要手段。

2、为了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快充性能,众多研究人员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有很多研究是从电解液角度提升快充性能。公布号cn113851725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快充电解液,其溶剂为mf:ec:emc:dmc=1:3:2:4,电解质为lipf6:liclo4=2:1,电解质总含量2mol/l,负极成膜添加剂为烯丙氧基三甲硅(amsl),形成的sei可钝化材料界面,降低锂离子迁移阻抗,改善电池5c快充性能和循环寿命。但是,liclo4本身受撞击容易爆炸,是一种强氧化剂,用于电池中安全性不好,不适合锂离子电池的工业化大规模使用。公布号cn111193071a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含7种添加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极速快充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由非水性有机溶剂、电解质盐1、电解质盐2、添加剂1和添加剂2组成;所述电解质盐1为含P原子的锂盐,所述电解质盐2为含F原子的锂盐;所述添加剂1为氟代碳酸酯类化合物,所述添加剂2为含有不饱和键的碳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性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丙烯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乙二醇二甲醚、乙腈、四氢呋喃和1,3-二氧戊环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盐1的P原子由磷酸基团提供;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极速快充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由非水性有机溶剂、电解质盐1、电解质盐2、添加剂1和添加剂2组成;所述电解质盐1为含p原子的锂盐,所述电解质盐2为含f原子的锂盐;所述添加剂1为氟代碳酸酯类化合物,所述添加剂2为含有不饱和键的碳酸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水性有机溶剂为碳酸乙烯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丙烯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丙酸甲酯、丙酸乙酯、丙酸丙酯、乙二醇二甲醚、乙腈、四氢呋喃和1,3-二氧戊环中的一种或几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盐1的p原子由磷酸基团提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质盐2为六氟磷酸锂、双氟代磺酰亚胺锂、二氟磷酸锂、二氟草酸磷酸锂、四氟硼酸锂、二氟草酸硼酸锂、三氟甲基磺酸锂和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锂中的至少一种,且与所述电解质盐1不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光张永张文珂孙逢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