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蓄电池正负极线束连接固定结构及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748515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3
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正负极线束连接固定结构及汽车,所述连接固定结构包括紧固卡箍、连接螺栓、限位螺母、铆钉转轴以及开关手柄;紧固卡箍的开口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连接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片,并与铆钉转轴连接;连接螺栓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片,并与限位螺母连接;开关手柄的一端与铆钉转轴活动连接;开关手柄能够绕铆钉转轴转动,并使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之间发生形变,从而使紧固卡箍套紧在蓄电池的电极柱上或脱离电极柱;本技术提供的方案,能够有效提高蓄电池正负极连接线装配和拆卸的效率,减少车间操作工及客户工作量,有效的省去相关电动、气动工具,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蓄电池正负极线束连接固定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汽车蓄电池正负极线束连接固定结构及汽车


技术介绍

1、目前汽车行业蓄电池正负极连接一般采用斜性卡片、锲型螺栓等结构,需要使用螺栓打紧使连接件压紧在蓄电池正负极圆柱上,在车辆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断负极处理(如大屏黑屏、长时间停车等),传统的蓄电池电极接线断开需要使用定扭矩扳手拆卸紧固螺母,效率较低,使用不便。

2、基于上述汽车蓄电池电极接线拆装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尚未有相关的解决方案;因此迫切需要寻求有效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汽车蓄电池正负极线束连接固定结构及汽车,旨在解决现有汽车蓄电池电极接线拆装的问题。

2、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蓄电池正负极线束连接固定结构,所述连接固定结构包括紧固卡箍、连接螺栓、限位螺母、铆钉转轴以及开关手柄;紧固卡箍的开口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连接螺栓的一端穿过第一连接片,并与铆钉转轴连接;连接螺栓的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片,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蓄电池正负极线束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结构包括紧固卡箍(2)、连接螺栓(3)、限位螺母(4)、铆钉转轴(7)以及开关手柄(8);所述紧固卡箍(2)的开口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所述连接螺栓(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片(21),并与所述铆钉转轴(7)连接;所述连接螺栓(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片(22),并与所述限位螺母(4)连接;所述开关手柄(8)的一端与所述铆钉转轴(7)活动连接;所述开关手柄(8)能够绕所述铆钉转轴(7)转动,并使所述第一连接片(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之间发生形变,从而使所述紧固卡箍(2)套紧在蓄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蓄电池正负极线束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固定结构包括紧固卡箍(2)、连接螺栓(3)、限位螺母(4)、铆钉转轴(7)以及开关手柄(8);所述紧固卡箍(2)的开口端分别形成有第一连接片(21)和第二连接片(22);所述连接螺栓(3)的一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片(21),并与所述铆钉转轴(7)连接;所述连接螺栓(3)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连接片(22),并与所述限位螺母(4)连接;所述开关手柄(8)的一端与所述铆钉转轴(7)活动连接;所述开关手柄(8)能够绕所述铆钉转轴(7)转动,并使所述第一连接片(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之间发生形变,从而使所述紧固卡箍(2)套紧在蓄电池(9)的电极柱(1)上或脱离所述电极柱(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蓄电池正负极线束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手柄(8)与所述铆钉转轴(7)的连接端形成有凸轮部(81),所述凸轮部(81)能够随所述开关手柄(8)一起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蓄电池正负极线束连接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螺栓(3)穿过所述第一连接片(21)的一端套设有压紧垫圈(5),所述压紧垫圈(5)设置于所述凸轮部(81)和所述第一连接片(21)之间;所述开关手柄(8)绕所述铆钉转轴(7)正向转动时,能够抵接在所述压紧垫圈(5)上,从而挤压所述第一连接片(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之间发生形变;所述开关手柄(8)绕所述铆钉转轴(7)反向转动时,能够脱离所述压紧垫圈(5),从而使所述第一连接片(21)和所述第二连接片(22)之间复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蓄电池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红宇蒋兵张维维宋永建梁明海胡松景勾喜建张帅朱凯陈映杉赵建荣李晓辉郎鸿吉刘五洋王雅各
申请(专利权)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