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具体为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1、目前,燃料电池会用于汽车中,是常用动力部件之一,燃料电池利用冷却液吸收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并使存放冷却液的容器延伸至外侧。
2、现有技术中,例如在燃料电池工作的过程中,用于吸收热量的冷却液内的热量通过导体材料制成的容器扩散至风流中,从而实现降温,但是盛放冷却液的容量无法改变,过多的冷却液会增加重量,现有技术中散热机构的散热面积是固定的,且散热组件都在外侧,当人工拆卸时,可能会使人体被烫伤。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
2、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机身本体和固接于机身本体上端中心处的固定套,所述机身本体上端插设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套壳,所述活动套壳底端固接有固定插块,所述机身本体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套外侧位于机身本体上端固接有异形固定块,所述活动套壳内设有伸出机构和自动通气机构;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活动套壳,所述活动套壳两相对端均固接有固定杆,两个所述固定杆相背端均活动插接有梯形块,所述活动套壳上表面中心处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上下活动插设有升降柱,所述升降柱顶端转动设置有固定升降杆,所述固定升降杆底端上下滑动设置于固定杆内,所述升降柱侧壁两相对端均固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上下滑动设置有弧形板,所述活动套壳顶端两相对侧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活动设置有滑块,所述滑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伸出机构包括活动插设于活动套壳外壁两相对端的扇形架,所述扇形架上端一侧壁与活动套壳间固接有第三弹簧,所述扇形架内靠近升降柱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下端外侧均活动套设有导热板,且导热板活动设置于扇形架内,所述转动柱上下端外壁与两个导热板间均固接有复位弹簧。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自动通气机构包括贯穿开设于活动套壳和固定套上的圆形槽口,所述圆形槽口内位于活动套壳两相对端均固接有固定连杆,所述固定连杆远离升降柱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扇叶,所述固定连杆一侧位于活动套壳内转动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和扇叶的中心轴间连接有转动带,所述齿轮远离固定连杆的一端啮合连接有直齿块,所述直齿块上下端与活动套壳间均固接有第四弹簧,所述直齿块上下滑动设置于活动套壳内。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异形固定块和固定插块数量相等,所述异形固定块设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异形固定块呈环形等间距设置,相邻所述异形固定块间位于活动套壳上开设有方槽。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插接槽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插接槽关于升降柱周侧等间距设置。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扇形架靠近升降柱的一端底部和固定套上端均开设有斜滑面。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套和活动套壳上的圆形槽口相连通。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四弹簧沿直齿块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11、本专利技术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2、其一:燃料电池本体设置在固定套内腔处,可以改变滑块和固定环的位置,使得弧形槽的空间发生改变,以便于控制冷却液的添加量,当需要将散热机构进行更换时,只需将升降柱向上抬起,使得固定升降杆将异形移动块向远离梯形块的一侧挤压,使得异形移动块带动梯形块移动,进而使梯形块从限位槽内抽出,再将活动套壳向上移动,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便于控制冷却液的添加量,也可快速将散热机构进行拆卸,方便快捷;
13、其二:当活动套壳下移时,固定套上端会对扇形架进行挤压,使得扇形架向外侧滑动,当扇形架滑动至外侧时,导热板会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发生转动,使得导热板能够展开,进而使得导热面积增大,当对活动套壳进行拆卸时,活动套壳上移,通过伸出机构的设置,导热板会由于活动套壳外壁的挤压自动转动至扇形架内腔,防止在拆卸时对人员造成烫伤;
14、其三:当机身本体垂直方向的速度发生变化时,活动套壳也会随机身本体进行运动,由于第四弹簧的作用,直齿块会延迟移动,进而使得直齿块与齿轮间相对运动,通过直齿块、齿轮、转动带和扇叶的传动,使得扇叶发生转动,通过自动通气机构的设置,进而使得活动套壳和固定套内腔的热量更快地散出,提高散热效率,且不消耗多余的电能,进一步提高了燃料电池的续航能力;
15、综上所述,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便于控制冷却液的添加量,也可快速将散热机构进行拆卸,方便快捷,通过伸出机构的设置,导热板会由于活动套壳外壁的挤压自动转动至扇形架内腔,防止在拆卸时对人员造成烫伤,通过自动通气机构的设置,进而使得活动套壳和固定套内腔的热量更快地散出,提高散热效率,且不消耗多余的电能,进一步提高了燃料电池的续航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机身本体(1)和固接于机身本体(1)上端中心处的固定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本体(1)上端插设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活动套壳(21),所述活动套壳(21)底端固接有固定插块(5),所述机身本体(1)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2),所述固定套(3)外侧位于机身本体(1)上端固接有异形固定块(4),所述活动套壳(21)内设有伸出机构(6)和自动通气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机构(6)包括活动插设于活动套壳(21)外壁两相对端的扇形架(61),所述扇形架(61)上端一侧壁与活动套壳(21)间固接有第三弹簧(62),所述扇形架(61)内靠近升降柱(26)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柱(64),所述转动柱(64)上下端外侧均活动套设有导热板(63),且导热板(63)活动设置于扇形架(61)内,所述转动柱(64)上下端外壁与两个导热板(63)间均固接有复位弹簧(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通气机构(7)包括贯穿开设于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固定块(4)和固定插块(5)数量相等,所述异形固定块(4)设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异形固定块(4)呈环形等间距设置,相邻所述异形固定块(4)间位于活动套壳(21)上开设有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槽(211)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插接槽(211)关于升降柱(26)周侧等间距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架(61)靠近升降柱(26)的一端底部和固定套(3)上端均开设有斜滑面。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3)和活动套壳(21)上的圆形槽口(71)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弹簧(76)沿直齿块(77)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包括机身本体(1)和固接于机身本体(1)上端中心处的固定套(3),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本体(1)上端插设有调节机构(2),所述调节机构(2)包括活动套壳(21),所述活动套壳(21)底端固接有固定插块(5),所述机身本体(1)上表面开设有限位槽(22),所述固定套(3)外侧位于机身本体(1)上端固接有异形固定块(4),所述活动套壳(21)内设有伸出机构(6)和自动通气机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机构(6)包括活动插设于活动套壳(21)外壁两相对端的扇形架(61),所述扇形架(61)上端一侧壁与活动套壳(21)间固接有第三弹簧(62),所述扇形架(61)内靠近升降柱(26)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转动柱(64),所述转动柱(64)上下端外侧均活动套设有导热板(63),且导热板(63)活动设置于扇形架(61)内,所述转动柱(64)上下端外壁与两个导热板(63)间均固接有复位弹簧(6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料电池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通气机构(7)包括贯穿开设于活动套壳(21)和固定套(3)上的圆形槽口(71),所述圆形槽口(71)内位于活动套壳(21)两相对端均固接有固定连杆(72),所述固定连杆(72)远离升降柱(26)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海闯,于长云,邢贺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