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设备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3978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设备及系统,包括:工艺属性实时监测模块,监测对目标连接工艺的各个作业端针对目标车身所实施的工艺点数量、图像和/或工艺点周围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工艺属性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目标连接工艺的各个作业端针对目标车身所实施的工艺点属性数据;工艺属性质量检测模块,根据工艺点属性数据检测工艺属性的质量;工艺属性质量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工艺点属性数据检测工艺属性的质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本申请有效避免车身连接工艺数量的缺失或遗漏,提高车身连接工艺数量和质量检测的效率及自动化程度,提高车身连接工艺数量和质量双重检测结果的时效性、可靠性及可追溯性,进而降低车身连接工艺返修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车辆智能化生产,尤其涉及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介绍

1、在焊装车间中的车身连接工艺种类多、数量庞大。以某车型的车身为例,自动化焊点数量超过4000个,机械连接点数量超过1700个。在实际生产中,当设备故障、程序修改调试、人工误操作时,都可能发生工艺点的缺失或遗漏,工艺缺失或遗漏产生的质量缺陷及返工成本远高于工艺质量缺陷,这是车身制造的痛点问题之一。

2、目前,传统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方式中,面对工艺点的缺失或遗漏的问题,主要依靠各质量环节的人工抽检方法,其效率低,数量庞大时易出错。重要的是,这些检查都是生产工艺后的离线检测,不但存在滞后性,也属于非在线的、且非100%的抽检。因此,当离线发现工艺点缺失或遗漏时,需要人工向前追溯,找出缺陷产品返修处理。但对于高自动化率、高线速的生产线,这种传统的方法追车数量庞大,效率低,返修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设备及系统,以消除或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更多个缺陷。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属性实时监测模块,又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属性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属性质量检测模块,又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质量可视化模块,用于进一步根据各个所述工艺点各自对应的连接工艺质量监测结果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属性实时监测模块,又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属性数据采集模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属性质量检测模块,又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质量可视化模块,用于进一步根据各个所述工艺点各自对应的连接工艺质量监测结果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过程数据进一步包括:所述作业端在所述目标车身实施工艺点的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参数的数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质量检测模块,进一步包括:工艺参数管理模块,用于判断各个所述工艺点当前对应的所述工艺参数的数值是否超出预设的标准工艺参数阈值范围,并根据对应的判断结果生成针对各个所述工艺点的工艺参数监测结果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质量检测模块,进一步包括:工艺过程曲线监测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工艺点当前对应的所述工艺参数的数值分别更新各个工艺点各自对应的工艺过程曲线,判断各个所述工艺过程曲线在预设时间周期内的波动范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一相对阈值范围和第一绝对阈值范围,并根据对应的判断结果生成针对各个所述工艺点的工艺过程监测结果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相对阈值范围包含在所述第一绝对阈值范围内。

9.根据权利要求3或6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过程数据进一步包括:所述作业端在所述目标车身实施工艺点的过程中输出能量的数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连接工艺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质量检测模块,进一步包括:输出能量曲线监测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工艺点当前对应的所述输出能量的数值分别更新各个工艺点各自对应的输出能量曲线,判断各个所述输出能量曲线在预设时间周期内的波动范围是否超过预设的第二相对阈值范围和第二绝对阈值范围,并根据对应的判断结果生成针对各个所述工艺点的输出能量监测结果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相对阈值范围包含在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东栋邹尚博杨少卓张博昊张晓乐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