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糖基化提高血小板膜包裹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与靶向性的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1、血小板膜包裹的纳米颗粒(pnps)这一技术自诞生以来便收到广泛关注,其模拟自然细胞功能的作用在各种疾病中被广泛利用,如利用白细胞包裹纳米药物在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疾病中的应用,利用红细胞包裹纳米药物在肿瘤中的应用,利用血小板包裹纳米药物在心血管领域中的应用。其中血小板因其高靶向性,易制备等特点被广为应用;但是,血小板膜包裹纳米颗粒同样具备血小板在体内被肝脏脾脏吞噬破坏的特性,从而影响其生物相容性。因此,亟需寻找一种提升血小板生物相容性并进一步提高其靶向作用的方法。
2、糖基化是蛋白质在体内最重要的翻译后修饰之一,对蛋白质的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血小板表面糖基化与多种疾病显著相关。在体内,唾液化缺陷的血小板更有可能在血小板减少症中被移除。去唾液酸化可能是先天性n-糖基化障碍患者血栓形成增加的主要原因,冠心病患者血小板表面唾液酸、β-半乳糖(β-gal)和α-甘露糖含量减少,α1,6-岩藻糖和β-n-乙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通过糖基化提高血小板膜包裹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与靶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唾液酸酶去除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唾液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唾液酸酶去除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唾液酸的处理时间为30~6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岩藻糖酶以及游离的岩藻糖在血小板膜糖蛋白糖链上添加更为稳定的α(1,2)-岩藻糖和α(1,3)-岩藻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岩藻糖酶为FUTI和FUTVII。
6.如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糖基化提高血小板膜包裹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与靶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唾液酸酶去除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唾液酸。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唾液酸酶去除血小板膜糖蛋白的唾液酸的处理时间为30~6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岩藻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逢时,汪鹏,胡佳腾,刘昌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