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173548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9 12: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建筑电气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拐角线槽,以及设置在拐角线槽上端外表面的线槽固定夹,拐角线槽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漏斗式线槽,拐角线槽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直通检修线槽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及施工方法,该结构没有切断离壁沟,对侧墙的渗漏水利用“Z”型支架进行了隔离,不会进入线槽,即便是万分之一的情况下,侧墙渗漏水过大,浸入线槽后,也会在漏斗处进行了筛查,水还是进入了离壁沟,本连接装置结构巧妙的解决了车站侧墙、离壁沟、站厅地面的渗漏水对线槽的影响,保证了地铁电气设备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建筑电气,具体为一种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轨道交通车站内部分电气设备布线采用地面敷设不锈钢线槽方式,从设备机房至设备区走廊再至各个终端设备,大概有160米线槽。其中有大约70米的线槽处于土建渗漏水高风险区,通过济南地铁1、2、3号线的完全地面线槽来看,都存在线槽内积水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不好处理,经层层分析,这种渗水是通过地下车站的墙体渗漏至车站中板,通过中板渗漏至线槽接缝而进入线槽内部,这种长时间的线缆浸泡,会造成设备电气质量下降,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

2、目前车站设备系统的线槽都是从设备房间地面敷设至进站闸机处,再通过闸机、票亭等终端设备连通,如果采用上走线方式,仅仅是解决了从机房至票亭之间的下部线槽,而且与原来相比,增加了上走线的数量。上走线至票亭位置后,要通过侧墙与地面线槽连接,这种连接装置要跨离壁沟,离壁沟是收集侧墙渗漏水的重要方式,不能切断,所以问题的焦点是如何跨越离壁沟,并且还要保证线槽的气密性试验要求,因这种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所以导致没有人对线槽过离壁沟方案进行深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包括拐角线槽(1),以及设置在拐角线槽(1)上端外表面的线槽固定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线槽(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漏斗式线槽(7),所述拐角线槽(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直通检修线槽件(11),所述漏斗式线槽(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式线槽盖(10),所述直通检修线槽件(1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直通检修线槽盖(12),所述漏斗式线槽(7)的上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水台(15),所述挡水台(15)上设置有漏水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式线槽盖(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包括拐角线槽(1),以及设置在拐角线槽(1)上端外表面的线槽固定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线槽(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漏斗式线槽(7),所述拐角线槽(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直通检修线槽件(11),所述漏斗式线槽(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式线槽盖(10),所述直通检修线槽件(1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直通检修线槽盖(12),所述漏斗式线槽(7)的上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水台(15),所述挡水台(15)上设置有漏水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式线槽盖(10)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线槽固定耳朵(3),所述线槽固定耳朵(3)右侧外表面设置有z型支架(4),所述线槽固定耳朵(3)的前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件(6),所述z型支架(4)的前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膨胀螺栓(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检修线槽盖(1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检修口(13),所述矩形检修口(13)上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检修口固定螺栓件(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式线槽盖(10)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槽盖固定螺栓(9),所述漏斗式线槽盖(10)的右侧外表面开设有与槽盖固定螺栓(9)相适配第一圆形通孔,所述漏斗式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绍杰王永军种记鑫唐恺泽金炎城李福川景元广张志强张继伟孟建军赵达奇张用孙久昊刘剑锋孙戈王英华陈晓强崔小满彭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