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建筑电气,具体为一种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轨道交通车站内部分电气设备布线采用地面敷设不锈钢线槽方式,从设备机房至设备区走廊再至各个终端设备,大概有160米线槽。其中有大约70米的线槽处于土建渗漏水高风险区,通过济南地铁1、2、3号线的完全地面线槽来看,都存在线槽内积水的问题,并且这种问题不好处理,经层层分析,这种渗水是通过地下车站的墙体渗漏至车站中板,通过中板渗漏至线槽接缝而进入线槽内部,这种长时间的线缆浸泡,会造成设备电气质量下降,甚至会造成安全事故。
2、目前车站设备系统的线槽都是从设备房间地面敷设至进站闸机处,再通过闸机、票亭等终端设备连通,如果采用上走线方式,仅仅是解决了从机房至票亭之间的下部线槽,而且与原来相比,增加了上走线的数量。上走线至票亭位置后,要通过侧墙与地面线槽连接,这种连接装置要跨离壁沟,离壁沟是收集侧墙渗漏水的重要方式,不能切断,所以问题的焦点是如何跨越离壁沟,并且还要保证线槽的气密性试验要求,因这种问题一直无法解决,所以导致没有人对线槽过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包括拐角线槽(1),以及设置在拐角线槽(1)上端外表面的线槽固定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线槽(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漏斗式线槽(7),所述拐角线槽(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直通检修线槽件(11),所述漏斗式线槽(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式线槽盖(10),所述直通检修线槽件(1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直通检修线槽盖(12),所述漏斗式线槽(7)的上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水台(15),所述挡水台(15)上设置有漏水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包括拐角线槽(1),以及设置在拐角线槽(1)上端外表面的线槽固定夹(2),其特征在于:所述拐角线槽(1)的上端外表面设置有漏斗式线槽(7),所述拐角线槽(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直通检修线槽件(11),所述漏斗式线槽(7)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漏斗式线槽盖(10),所述直通检修线槽件(11)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直通检修线槽盖(12),所述漏斗式线槽(7)的上端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挡水台(15),所述挡水台(15)上设置有漏水孔(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式线槽盖(10)的后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线槽固定耳朵(3),所述线槽固定耳朵(3)右侧外表面设置有z型支架(4),所述线槽固定耳朵(3)的前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件(6),所述z型支架(4)的前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膨胀螺栓(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检修线槽盖(12)的上端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矩形检修口(13),所述矩形检修口(13)上端外表面螺纹连接有检修口固定螺栓件(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站平滑过离壁沟的电气设备线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式线槽盖(10)的右侧外表面设置有槽盖固定螺栓(9),所述漏斗式线槽盖(10)的右侧外表面开设有与槽盖固定螺栓(9)相适配第一圆形通孔,所述漏斗式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绍杰,王永军,种记鑫,唐恺泽,金炎城,李福川,景元广,张志强,张继伟,孟建军,赵达奇,张用,孙久昊,刘剑锋,孙戈,王英华,陈晓强,崔小满,彭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竞业达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